2018年11月8日上午,伟德客户端企業史研究所邀請法國巴黎索邦大學多米尼克·巴爾若(Dominique Barjot)教授為伟德客户端師生進行一場精彩的學術前沿講座——“大企業的法國模式”。講座由伟德客户端企業史研究所所長、資本金融系系主任巫雲仙教授主持,參加講座的有院長助理王大地副教授,經濟系系主任鄧達教授和系副主任黃立君副教授;國際商務系系副主任楊麗花副教授、張淑靜教授和胡明副教授;工商管理系主任王玲教授;法商系主任劉志雄教授;産業經濟系葛建華教授;資本金融系成福蕊副教授;企業史研究所副所長熊金武副教授、陳芑名博士和黃聰博士,以及企業史研究所、經濟系和工商管理系等碩士研究生,以及部分MBA學生。本次講座的評議嘉賓為張淑靜教授和熊金武副教授。

學術講座現場
巴爾若教授是法國著名的企業史專家,是開創法國新古典企業史研究範式的代表人物。他認為起源于20世紀20年代哈佛大學的企業史研究是經濟史學科的重要分支領域,錢德勒開創了美國大企業的研究範式,但在歐洲地區,法國提供了一個新的資本主義發展模式,以及研究範式。其動力在于年鑒學派的創建、曆史學協會的作用、應用企業史的發展,以及檔案利用方面的有利政策等。除了遵循主流的微觀經濟學研究方法之外,法國企業史研究主要有三種方式,包括工業經濟學、創新經濟學和經濟社會學。
巴爾若教授認為,法國國家的現代化和優先發展教育是促進大企業起源的重要因素;20世紀法國企業在向股份制和公司制轉型,其中也有兩次美國化的過程,但在二戰結束後,開始了法國企業的國有化進程,以及80年代實施的再次國有化政策,90年代後開始全球化進程。銀行體系、公用事業領域,以及公共工程承包商在法國大企業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巴爾若教授強調,由于受傳統社會文化的深刻影響,20世紀法國現代大企業的轉型較慢;同時因為法國民衆對公共公司和企業信任度不強,導緻法國企業的家族性或國有性較強,上市的股份制企業不是很多。美國化與全球化對法國大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全球化的作用就是使全球範圍的大企業模式同質化,但法國仍然在傳統企業領域保持着獨特的優勢地位,如商業服務業、建築、化工和奢侈品行業等。

圖為多米尼克·巴爾若教授進行講座
巫雲仙教授和王大地副教授為巴爾若教授提供了現場翻譯,并對巴爾若深入透徹的講授内容進行了進一步的闡釋和補充,使師生們對本次演講主題有更加清晰明了的認知,更好地了解法國大企業成長的獨特路徑,以及有關企業史的不同研究方法和路徑,受益匪淺。


圖為巫雲仙教授和王大地副教授現場翻譯
張淑靜教授和熊金武副教授對巴爾若教授的講座内容進行精彩點評。張淑靜教授引入波特鑽石理論模型将法國大企業發展的五個層面的因素進行了簡要分析,通過講述法國國家,以及法國身處歐盟這一超國家機構中的特點來說明影響法國企業發展的因素,認為在法國企業發展過程中,貨物、人員、服務和資本的自由流動,以及全産業鍊的垂直協調、内外部規模經濟的協同發展都有力推動了法國企業的現代化發展。

圖為張淑靜教授進行評議
熊金武副教授則對比了中法企業史發展和研究的不同曆程和特點。強調老一輩企業家在中國企業史的編寫過程中作為曆史親身經曆者的重要地位,并表示非常認可巴爾若教授強調的法國企業史研究中銀行及私人檔案開放政策的重要價值的觀點,最後熊金武副教授也表達了對中法兩國企業史研究者的相互切磋和共同進步的期待。

圖為熊金武副教授進行評議
在最後的提問和交流環節,與會師生就法國大企業發展,以及當代企業史的研究路徑和方法等相關問題開展了深入交流和探讨。通過巴爾若教授的講座,架起了中法企業史學者交流與經驗分享的橋梁,本次講座取得良好的效果。

圖為伟德客户端與會師生與巴爾若教授合影
文、圖/企業史研究所:黃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