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2日上午,經濟學黨支部組織本支部黨員教師認真學習《十九屆六中全會公報》,并積極收看于上午10點舉行的關于介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新聞發布會。經濟學黨支部19位黨員教師全部參與學習,多位老師以書面形式記錄了自己的學習心得。
陳明生老師:十九屆六中全會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對于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具有重大的意義,是在重大曆史關頭召開的一次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會議,全體黨員都應該認真學習全會文件的精神。
鄧達老師:黨中央召開的六中全會,全面總結了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體現了我們黨牢記初心使命、繼往開來的自信和擔當。這次《決議》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個重點,梳理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的突破性進展和标志性成果,未來将引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進一步堅定信心,以更加昂揚的姿态邁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
郭琳老師: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共産黨基于國情不斷摸索出來的一條正确發展道路,是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必由之路。
黃立君老師:今天上午觀看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的新聞發布會,前幾天也認真學習了《中國共産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公報》(以下簡稱《公報》)以及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公報》對中國共産黨成立以來的各個發展時期所面臨的主要任務和取得的重大成就進行了回顧和總結,《決議》通篇融彙了百年來中國共産黨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的初心使命所進行的奮鬥、犧牲和創造,深刻揭示了“過去我們為什麼能夠成功、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則通過“答記者問”的方式,對如何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如何理解共同富裕、如何理解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如何認識和把握黨的百年奮鬥的曆史經驗、如何理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奇迹的秘訣等問題進行了介紹和闡釋。通過自學和新聞發布會的收看,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了《公報》和《決議》精神。中國共産黨在百年奮鬥曆程中,團結帶領人民創造輝煌、開辟未來,黨自身也從小到大、由弱到強,愈益青春勃發。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國共産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相信中國共産黨會從百年曆史經驗中,汲取前進的力量與智慧,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李大夜老師:通過央視頻道學習了全會内容并觀看了新聞發布會後,我深感中國共産黨是高度重視理論指導的政黨,并就心得做如下筆記。第一,習近平主席提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的重大時代課題,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什麼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等重大的時代課題。第二,這一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原創性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面,提出中國共産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方面,提出分兩步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強調我國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第三,這一思想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深深植根于中華文化的沃土之中,深刻汲取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典範。通過學習,我深感全會内容的重要。建設社會主義強國,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以及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這些都是有着深刻經濟學意義的問題。為實現這些目标,需要什麼樣的經濟學。我作為一名伟德客户端的教師,在今後的學習和研究中要對這些問題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李曉老師: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對于我黨百年輝煌曆程的全面總結,是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文獻,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新發展。不僅以史為鑒,繼往開來,在兩個一百年交彙關頭,通過總結我黨的經驗教訓,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勝利實現奠定了思想基礎和理論基礎,而且為我們從事科研和教學提供了學術創新的指導、課堂教學的基準。


經濟學支部黨員教師收看關于介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新聞發布會直播
齊勇老師: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對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的新階段和新飛躍,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它是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法治實踐的高度總結和概況,具有鮮明的特點。我國必須在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導下依法治國,建設強大法治國家。首先,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其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場;再次,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唯一正确的道路;複次,建設法治國家要與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構建和諧社會結合起來;最後,“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司海平老師:我認真學習了十九屆六中全會公報,進一步認識了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的政治意義、曆史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對黨的曆史經驗、黨的主要任務有了更加全面準确的理解。我們要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特别是我作為一名教師,在思想政治上,要時刻與黨和政府保持高度一緻,将黨的指導思想貫穿于教育教學中。
巫雲仙老師:《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是黨的曆史上做出的第三個“曆史決議”,是一篇在曆史關鍵時期形成的重要文獻。通過對決議的初步學習,結合黨的曆史和理論文獻,略談心得體會如下。全會提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實現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在這個時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提出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甯主義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确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曆史性飛躍。我認為,以上表述是黨的文獻中首次出現的,突出了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曆史性飛躍,而且這個飛躍跨越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以及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不同時期。這個表述進而回答了為什麼是鄧小平理論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問題。會議提出:鄧小平理論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二十一世紀,科學發展觀成功在新形勢下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這個時期,黨從新的實踐和時代特征出發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發展戰略、政治保證、祖國統一、外交和國際戰略、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問題,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我認為,以上表述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視作中國共産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接力探索,并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會議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我認為,以上表述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升到新的理論高度,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繼承和發展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一個新的飛躍。
熊柴老師:100年來,中國共産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領導中國人民成功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新的曆史起點上,面臨着日趨嚴峻的國際形勢,中國共産黨肩負着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重任。作為高校教師,我将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學和研究工作,踐行立德樹人使命,盡己所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盡一份力量。
熊金武老師:十九屆六中全會的勝利召開是黨曆史上的大事。《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回顧了黨的曆史,總結了黨發展的經驗,更為新時代黨的事業發展提出了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将做好自己本職教學工作,深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盡一份力。
張弛老師:今天上午,我在線收看了十九屆六中全會的現場直播,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的說明。全會通過的《決議》以“十個堅持”,精辟地總結了我黨百年奮鬥的寶貴曆史經驗,雖然大部分并非親身經曆,但這條來路上每個場景的艱難險阻、坎坷曲折都令人曆曆在目,深深感受到每一代共産黨人的堅持不懈和執着躬行。我堅信在黨的領導之下,改革奮鬥、創新拼搏的去程上,我們一定能夠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再創輝煌!
周敏丹老師: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是在中國共産黨成立一百周年之際,在黨和人民勝利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際召開的一次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會議,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的決議》是一篇光輝的馬克思主義綱領性文獻。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我将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把《公報》和《決議》傳達的精神帶入政治經濟學的課堂,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紮根在中國的大地上!
經濟學黨支部将認真貫徹執行黨中央精神,積極有序地推進支部各項工作!
文圖/經濟學黨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