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8日,我院本科生2010級黨支部在逸夫樓1001召開了以“針對‘保衛釣魚島’遊行事件談理性愛國”為主題的民主生活會,年級黨支部書記郭虹老師和44名學生黨員參加了此次生活會。
近期,中日關于釣魚島歸屬問題争議正盛,對于日本的步步緊逼與挑釁,國人紛紛表示抗抑與不滿。抗議日本奪島、購島、侵占我國領土的行為本是愛國的體現,但好心卻最終辦壞事,尤以西安、長沙、青島為甚,發生了一系列針對日系汽車、經營日本産品的商店的打砸搶燒惡性事件。為此,10級黨支部以這一社會熱點為契機,組織黨員和預備黨員同志交流自己對如何遊行、如何愛國的看法。
會上,一位同學提到了魯迅先生的一篇文章——《紀念劉和珍君》,通過過去與現在,從魯迅先生的視角思考遊行的利與弊。也有同學談到自身前幾天在學校附近買東西,被店主問及為何學校不組織同學遊行示威的經曆,他有意願在學校有組織的帶領下能夠進行一次規範的遊行愛國運動。對于該同志的觀點,還有同學有些其他的看法——遊行是一種美好的訴求,但是很難把握一個适合的度。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分析前幾天西安等地發生的惡性事件,有同學認為打砸與日本相關的店面、汽車其實是将愛國情感用錯了地方,坑害的是我們自己的同胞。并且遊行人群中魚龍混雜,有一些動機不良的人企圖激化社會矛盾,扭曲了遊行的目的。還有幾位同志表示,作為理智的人,應當反對、抵制目前社會上的過激行為,強調冷靜思考;作為大學生,也處在新時代,愛國就應該有新的途徑,建立自己的渠道。
最後,作為年級輔導員和黨支部書記的郭虹老師肯定了大家的觀點,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她強調愛國熱情一定要理性表達。援引前段時間香港地區10萬人遊行井然有序的例子,對比内地許多城市發生的激烈行為,突出理性的重要性。同時告訴同學們,作為大學生,我們更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要輕易被他人煽動,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同學之間,黨員與班級群衆之間也應該加強交流,互幫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