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平懷英烈,清明寄哀思。4月6日,2016級國際商務2017級聯合黨支部開展“緬懷先烈事迹,傳承紅色初心”主題黨日活動。支部于清明節之前便發出倡議,号召大家利用清明假期緬懷先烈事迹、重溫烈士家書、觀看紅色經典影視,過一個有意義的清明節。
4月6日一早,黨支部書記王敬文同志号召大家用好“筆談”的形式,圍繞傳承初心、接續使命發表看法。在支部書記的倡議下,大家踴躍發言。

王敬文:在抗擊疫情最危急的時刻,共産黨員往往挺身而出。據統計,截至2月9日,因抗擊疫情犧牲的公職人員共54人。其中,共産黨員36人,占比66.7%。這個數字與黨員占總人口的7%形成鮮明對比,照耀出黨員的初心。疫情期間,“我是黨員,我先上”成了最振奮人心的一句話,讓人民群衆在最恐懼最焦慮的時刻心有所安。這場考驗證明,黨的領導是我們的最大優勢,是戰勝一切艱險的法寶。
趙芮一:我觀看了各地哀悼儀式的相關視頻,全國各地防空警報鳴響,路上汽車鳴笛,行人駐足,為逝者默哀三分鐘。有一個視頻讓我印象很深刻,那是一個武漢女孩哭着跑向街頭哀悼,後來采訪中,她說“感覺我的城市活了又死,死了又活,但是不滅。”中華民族曆史上經曆過很多磨難,但是從來沒有向困難低頭,從來不曾輕言放棄,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從磨砺中成長、從磨砺中奮起。
虎佳明:即使到了春天,也不能忘記上個冬天的寒冷。最好的銘記就是牢記這次疫情給我們的經驗和教訓,通過跨國比較,我們看到中國的制度優勢,看到了黨和政府對中國人民生命健康權這一個基本人權的尊重和保護,看到了“不要人誇顔色好,隻留清氣滿乾坤”的務實作風。作為共産黨員,我們必須警惕改旗易幟的邪路,不能在不知不覺間忘了初心和使命,牢記人心是最大的政治。
譚琨:無數抛灑熱血的革命烈士為新中國的成立鋪設了血與肉築成的基石,懷着家國情懷,共産黨員在武裝鬥争中不畏兇險。在而今的和平年代,我們面對的問題或許不如以前那樣突出,而是綜合性的,共産黨員的革命精神要怎麼體現,就體現在和平時期一件件實際問題的解決上。疫情發生了誰上,共産黨員義不容辭,阻礙人民幸福生活的一切因素都是共産黨員革命的對象。不論是實實在在的敵人,還是肉眼不可見的病毒,革命精神、奉獻精神都是共産黨員一往無前的精神動力和理論武器。
吳澤凡:這個冬天無數黨員不畏生死自願奔赴一線,他們用自己的力量托起民族的希望,讓春天如期而至。這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曆史征程中又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驗。曆史也再一次證明隻有依靠共産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路線才能引領中華民族不斷向前,實現偉大複興。
黃穎:時間荏苒,已至清明。春光漸好,卻在降半的國旗下格外沉重,絢爛的色彩褪去,黑白分明的紀錄片一幕幕顯示着新冠疫情這場艱難戰役中的傷痛與犧牲。默哀的時刻,不畏艱險英勇犧牲的烈士們的身影逐漸被銘記,共産黨員們的心中定是始終牢記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在災難面前,他們更多關注的是人民群衆而非自身。中國的疫情得到控制,與他們的奉獻與犧牲是牢不可分的。
孫炳迪:十點鐘的舉國哀悼讓我在腦海裡回憶起自疫情以來的一幕幕感人的畫面:鐘南山院士奔赴武漢、醫護人員的臉被護目鏡勒出痕迹等等。到現在為止,我國的疫情已經得到基本控制,這得益于一份堅持。這份堅持裡,有英勇無畏的逆行,疫情來襲時,正值阖家團圓的春節,但一批又一批醫護工作者主動簽署請願書,穿上白衣奔赴武漢,舍下小家守護大家。這份堅持裡,有不分日夜的守護,在路口、在城市、在村莊,從清晨到深夜,随處随時有他們值守的身影,鮮紅的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這份堅持裡,有不計名利的奉獻,在這場全民戰“疫”裡,有太多太多的無名英雄。
張悅:最近,我觀看閱讀了清明緬懷的相關視頻與文章,其中有一篇描述疫情期間人物群像的文章令我印象深刻,幾欲流淚。天災人禍的意外降臨總在最初令人措手不及,但好在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在英雄們奮不顧身的戰鬥下,在全國人民的齊力配合下,終将打赢這場疫情阻擊戰。在此期間,我們應當更加深刻地意識到黨的理論與道路的正确性和先進性,高舉黨的旗幟,繼續處理好疫情後期的各方面問題,以良好的面貌迎接即将到來的萬物複蘇。
文、圖/16級國商17級聯合黨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