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建黨94周年主題黨日活動,伟德客户端2012級本科生黨支部于2015年6月21日組織全體黨員參觀昌平烈士陵園。

昌平烈士陵園位于昌平區城西南宋山。為緬懷先烈,表達敬仰之情,昌平烈士陵園于1958年建成。當時的中共北京市昌平區委員會和區人民政府,為了表彰先烈千秋不朽的功勳,表達人民對烈士的敬仰和緬懷,在昌平城西南宋山修建了昌平烈士陵園。山頂碑亭中有一座1979年由原上苑鄉遷來的死難烈士紀念碑,這座碑是1947年所建,碑文記述了昌平、順義區人民與國民黨反動派鬥争的曆史,镌刻着數十位革命烈士的姓名,碑亭的四周,埋葬着344位烈士的遺骨。陵園以宋山為承載體,大門為四柱三間黃琉璃牌樓,陵園内郁郁蔥蔥的松柏樹象征着革命先烈精神永存。從大門進入園内是一條軸線,拾階而上,山腰有碑亭一座,内置大理石材質紀念碑,碑身正面镌刻“革命英烈永垂不朽”,碑陰為“為反對國内外敵人,保衛祖國獨立和人民幸福,在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中光榮犧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山頂上也有一座碑亭,亭内立着由原上苑鄉遷來的烈士紀念碑,碑文記述者昌平、順義人民與國民黨反動派鬥争的曆史,镌刻數十位革命烈士的姓名。碑亭四周埋葬着344位革命烈士的遺骨。另外,昌平籍第一位共産黨員----楊詩田烈士的紀念碑坐落在烈士陵園東南隅。
在莊嚴、肅穆的紀念碑下,大家懷着沉重的心情,送上自己手中的菊花。一朵朵黃色的菊花,一會兒就聚成一堆。通過向烈士進獻手中的鮮花,來寄予心中的哀思。走進紀念館,讓曆史的警鐘震動自己的耳膜,用先烈的業績撞擊自己的心扉,心靈也受到了一次淨化。陳展的每一張照片的背後都有一段催人淚下、難以忘懷的故事。慘不忍睹的屍體、被燒毀坍塌的房屋和蒙受屈辱的淚水揭露了日寇蹂躏中國的暴行。“艱苦歲月,中國人民堅持鬥争”,再現了軍民結合、勞武結合、開荒種地、自制槍炮、自制紙張、克服經濟困難的場景。“轉入反攻,争取抗戰勝利”,展示這裡的英雄兒女前仆後繼、艱苦鬥争,終于迎來抗日戰争的勝利。緬懷革命先烈,知道了我們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是千千萬萬革命先輩用汗水與鮮血換來的,他們所付出的艱辛是我們所不能體會的,我們應該學習革命先烈“流血、流汗、不流淚”的精神,現在雖是21世紀,但我們仍要弘揚革命先烈的英雄精神,更加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參觀結束,大家懷着沉重的心情離開,回憶過去,展望未來,作為新一代的青年人,要以先烈為榜樣,刻苦學習、立志成才,繼續繼承和發揚前輩的光榮傳統,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