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學院辦公室:58908536

    學生工作辦公室:58909422

              58909423

研究生工作辦公室:58908212

MBA教育中心:58908589(招生咨詢)

       EEP教育中心:58902822

劉紀鵬:必須搬走股市上的減持大山

2017-05-19  Clicks:

4月以來,大盤持續走弱,A股一個月市值蒸發4萬億,戶均虧損8萬元。與此同時,金融監管新政令人目不睱接,限售股解禁洶湧襲來。究竟應如何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在加強監管和維護市場穩定之間取得平衡?又應如何避免或減少限售股解禁對市場的沖擊?著名經濟學家、伟德客户端院長、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劉紀鵬教授昨日(編注:5月17日)接受了大衆證券報和财信網記者的專訪。

 

監管必須摒棄休克療法

 

記者:近一個月以來,A股1882隻股票創出熔斷後的曆史新低,一個月市值蒸發4萬億,戶均虧損8萬元。而近期以來的監管新政策令人目不睱接。如何監管才能不傷及股市?如何在加強監管和維護市場穩定之間取得平衡?究竟應如何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治理股市危機?

劉紀鵬:如何處理好加強監管與保持股市穩定的問題,這是中國資本市場25年以來一直擺在監管者面前的一道難題。特别是劉士餘就任證監會主席以來,面臨的是股市積重難返,很多問題開始逐漸暴露,尤其是在股市的發行制度、重組制度、減持制度還有治理結構等一系列方面,問題較多,所以在處理中切忌急于求成。2015年股災的發生,也是由于在股市上升較快時期采取的一些斷炊措施上顯得過于急于求成、缺少定量分析而造成的。

今年以來,雖然在解決像寶萬風波,還有捉金融大鳄等多方面維護了金融市場秩序,但由于在處理的一些方式上,與市場的期盼發生相背,比如說寶萬風波。

如果說保險公司是水面上的妖精,那麼那些潛藏的大股東和高管,他們的分紅、減持,不拿投資人當主人,則是水下看不見的多年來的老妖精。 現在的股市不是價值财富創造的場所,而是存量财富分配的場所。投資人有目共睹,這些年以來,哪個市場産生了極端的兩極分化是最不公平的市場,又是哪個市場少數人暴富、多數人虧損?這就是中國的股市!

中國的股市,由于财富分配極不合理,而現行的制度又不肯改變。現在加強監管之後,表面上是處理了一些像保險公司違規等問題,但實際上,對這些新生事物進入資本市場,一旦發現問題以後采用了極端的措施,把他們的業務都停了。而這樣的過程,雖然處罰了一兩個企業,但是在處罰的時候想到了對其他金融企業、投資機構和投資人的影響了嗎?

這種連鎖反應,使很多投資機構都在紛紛撤逃,而把可憐的中小投資人留下了。由于沒有把維持股市健康發展和監管的力度速度有效地平衡起來,導緻這一段時期,投資人信心不足,投資人紛紛撤出,中小投資者雪上加霜。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當前的形勢下,如何正确地處理股市的穩定與監管力度之間的關系,以及在監管、打擊非正義當中找準對象,都是監管者邁不過去的一道坎。而對這些複雜、棘手的問題,沒有豐富的監管經驗和娴熟的監管藝術來正确地把握監管和發展的關系,是不行的。

事實上,我們監管的目的就是以讓股市更好地穩定發展為前提,而不是看到股市出現一些問題,就劈頭蓋臉地暴揍一頓。在這個過程中,使本來就已很脆弱的股市更加雪上加霜。

當前中國的宏觀經濟面、企業業績等方面都還說得過去,但是股市如此低迷,主要還是我們的監管措施在把握度上有待進一步完善。事實上中國股市要向好,監管是外因,企業的内在制度的合理才是内因。可是我們現在的治理結構沒有人抓,獨立董事制度仍像個花瓶。沒有抓住綱舉目張的有效措施。所以這一段時期股市的連續下跌,人們的信心嚴重不足。

真切地希望監管者能認識到這一點,這就是監管的指導思想必須摒棄休克療法,必須兼顧穩定和規範的關系,同時監管的責任主體也要充分考慮到上市公司自身的治理結構完善其積極性,從監管者和上市公司像貓和老鼠一樣玩捉迷藏遊戲,轉為監管者與上市公司能在治理結構、信息披露等制度上齊心合力,而不是對立,這對監管者是非常重要的。

 

減持時應預設可流通底價

記者:第一創業是解禁市值最大的股票,9.8億股解禁占總股本的44.77%,解禁金額251.87億元。該股自5月11日解禁後就連續三跌停,16日起已停牌檢查。即将解禁的中國核建也大跌。市場認為限售股解禁的減持預期是股價大跌的主要誘因。5月共有106家公司限售股解禁市值1907億元,其中解禁占比達到總股份5%及以上的個股就有63隻。您認為應如何避免或減少限售股解禁對市場的沖擊?

劉紀鵬:我認為當前壓制市場起不來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大股東和高管的限售股解禁。一個不争的事實是,這些人當年搞股改、IPO上市,都以極低廉的價格作價入股,而且還經過資産評估、溢價發行、挂牌交易,層層放大。

在目前現有的發行制度下,上市就成了醜小鴨扮白天鵝一飛沖天的手段。因此,無論是發行價格還是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投資者都得用非常高的價格去買大股東和高管以很低價格作價入股的股票,兩者價格之間懸殊極大,解禁上又沒有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這就直接導緻了财富分配的不合理。整個資本市場、上市公司,成了大股東、高管們的提款機,資本市場變成了賭場。所以人們沒有信心,就是由于這個存量财富分配不合理造成。

投資人的錢沒有進入到實體經濟,而是被大股東們卷走了。以去年為例,IPO融資才1400多億元,大股東高管的減持卻高達2980億元,這些錢如果參與IPO融資,能有多少企業上市?能有多少注入到經濟活力裡來?而這些錢卻被大股東們卷走了,有的是買畫,有的是零花了。所以大家都不願進入這個市場。

限售股從字面上看,好像解禁之後賣出了,似乎利空出盡了。但是,中國的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高管的減持,卻是沒完沒了、無窮無盡,人們看不到頭。大股東、高管們,無論多少錢賣出都賺錢。而且這種限售股解禁,數量也越來越大,特别是在未來幾個月。新的上市公司又在不斷增加限售股解禁的數量,所以中國資本市場的财富支撐,就是說資金支撐不了這種不合理的财富分配。因此,要想解決中國股市的低迷,首先就要看到大股東高管減持的不合理。

隻要解決了這個問題也就堵住了當前資本市場财富分配不合理的一個漏洞。如何解決呢?我倡導,讓持有30%股份以上的大股東在減持的時候要預設一個可流通底價,這個底價要高于現在的價格。如果現在的股價是30元3000點的時候,那麼假設4000點時股價就要40元以上。所以大股東要有這樣的覺悟,在目前低迷情況下不減持,隻有價格高于預設的可流通價時才能減持。大股東在解放自己之前先要解放全體股民,這樣市場才能有良好的預期,股價才能上漲。

股市這樣低迷下去,所有上市公司的本身減持是在二級市場的套現,上市公司并不能真正受益。所以現在必須對這種不合理的減持制度給予更加剛性的限制性規定。但是這種規定要尊重中國國情。

中國上市公司普遍是一股獨大,特别是中小闆、創業闆,大股東多是家族企業,治理結構董事會也是由裙帶關系的董事構成的,什麼時候出消息什麼時候搞重組,都配合着減持。所以我把他們稱作為黑色産業鍊。

大股東減持的方法普遍是采取大宗交易的方式,一是很快就能變現,二是現在大宗交易平台表面上限制大股東高管直接入市,但是這些平台都是他們自己的公司,隻要你把這些股票轉給一個大宗受讓對象,他第二天就可以又減持了。所以這種沒完沒了一浪高過一浪像割韭菜的減持,就是一茬一茬地割股民的韭菜。

我提出,二級市場預設可流通股價,一級市場上則要限定IPO公司上市時股票的分散度,不要讓一股獨大50%以上的家族大股東占盡IPO高溢價的好事,同時也不要讓這些公司董事會都是由家庭成員親戚朋友組成,沒有治理結構。所以大股東和高管的減持問題是壓在中國股市上的大山,必須搬走。

上一條:雙創之我見​----法大MBA學員與共青團中央陳宗書記共話雙創
下一條:伟德客户端理事會成立報告會圓滿落幕

Close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