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學院辦公室:58908536

    學生工作辦公室:58909422

              58909423

研究生工作辦公室:58908212

MBA教育中心:58908589(招生咨詢)

       EEP教育中心:58902822

第三屆薊門經濟史學論壇暨“曆史與理論:改革開放中的創新力”學術研讨會成功舉辦

2018-11-29  Clicks:

在改革開放的四十年,中國締造了輝煌的經濟奇迹,而這激發了學術界對此進行相關研究的熱潮。2018年11月27日,由伟德客户端與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中國商業史學會企業史分會合作主辦,伟德客户端企業史研究所、量化曆史創新團隊、曆史與社會跨學科教研室和用友公益基金會課題組承辦的第三屆薊門經濟史學論壇于伟德客户端成功舉辦,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高校科研機構共30餘位知名企業史學學者參與本次論壇,并有研究生、出版社和期刊等人士參加。本次論壇以“曆史與理論:改革開放中的創新力”為主題,圍繞經濟學理論中的創新力,從經濟學、企業史、思想史和法學等視角回顧改革開放四十年中的中國企業和企業家精神。

嶽清唐副教授首先談到改革開放對于我國經濟活力和創新力釋放的正效應,他尤其強調企業的創新是改革開放40年的重要内容。嶽清唐副教授的發言點明了本次論壇主題,也為接下來的讨論引出了企業創新這一切入點。各位主題報告專家就中國創新力提出了各自獨到的見解。

清華大學劉鷹教授主講“中國創新力”,主要介紹了創新力的定義、本質、主體,創新力的生态、福利、屬性,還有創新的憲政與制度。她在定義上區分了創新與發明,将創新分為建設性創新、非建設性創新、破壞性創新。創新的本質是勞動,主體是經濟人,二者的關系體現在經濟人的本能是通過勞動來表現的。在創新生态方面她結合了自己在美國研究中小企業創新的經驗,得出小企業是經濟的脊梁骨這一結論。而創新的福利要基于技術進步的經濟可持續發展與社會和諧共生。另外她強調了創新要和憲政與制度緊密聯系起來,呼籲政府要為企業創新提供自由經營、自由競争的環境支持。 

圖為劉鷹教授進行發言

自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企業家精神的傳承、激發與保護這一議題受到黨中央高度重視。北京大學王曙光教授就中國企業家精神的曆史、傳承與創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以韋伯命題為切入點,他首先探讨了中國的企業家精神(創新力)跟西方創新力的外在表現和精神内核的區别。中國傳統企業家精神的根本内核在于中國的文化傳統。這要求創新和倫理相結合,将創新力與社會道德、社會和諧緊密聯系。中國企業家精神具有豐富的曆史淵源。王曙光教授将這一曆史演變分為四個階段——傳統企業家精神階段、過渡階段、工業化迅猛發展階段以及當代,并對每個曆史階段進行了詳細的解讀與分享,利于我們深入理解企業家精神的傳承與創新。

圖為王曙光教授進行發言 

北京大學劉銀良教授和伟德客户端張勁教授則以法學視角解讀論壇主題,先後進行報告。劉銀良教授講到知識産權保護和企業創新,認為中國的知識産權制度還沒有真正地完全建立,尤其是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沒有完全界定好,其最根本的原因是政府的過度介入。張勁教授則以“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緊張與緩釋—以非公有制經濟的憲法變遷為中心”為主題,結合劉銀良教授的發言,指出了自由、平等與創新力的關系。他指出,社會主義追求平等,而創新力要求自由精神,如何協調與平衡自由與平等之間的緊張關系是培育和發展企業創新力的重要問題。

圖為劉銀良教授和張勁教授在進行主題報告

主題報告的最後,由北京師範大學範世濤副教授和北京大學劉群藝副教授分别作分享。範世濤副教授從世界觀與方法論兩個方面讨論了改革、發展與創新的内在關系,并且向與會學者介紹了中國改革開放過程的若幹經驗事實觀察,強調從轉型國家經驗看中國改革開放。他将中國特色歸納為“唯一幸存的社會主義大國”,綜合了國内外挑戰與未來不确定性,令人耳目一新。劉群藝副教授用一張版畫展示了漢堡商業企業的交易場景和彙兌、記賬方式,引出了對德國和日本企業史的讨論。她指出德國企業史學者最早的研究範圍狹窄、研究很受限,到二戰之後的研究重視哲學思辨。與之對比,日本企業史的研究主題特别廣泛,包括商業史、會計史,研究已形成體系,研究主題把企業和創新聯系在一起。

圖為劉群藝副教授進行主題報告

在圓桌讨論環節中,巫雲仙教授提到企業史研究不是僅關注一個企業,企業對當地整個經濟的發展有非常密切的關系。熊金武副教授就如何理解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成就做了發言,認為中國改革開放40年不是一個簡單曆史的複蘇,是大量企業家升級的過程。清華大學邢菁華老師提到現在的一些學者和企業家在進行思辨,在觀望中摸爬滾打。我們應該将國家特色、政策制定和曆史結合,真正為民營企業做實事,為其構建良好發展的平台。 

圖為企業史研究所副所長熊金武副教授進行圓桌讨論發言

本次論壇從理論角度和曆史角度對改革開放中國創新力進行了深入交流,企業的發展、創新力的培養涉及到憲政和體制環境的支持和維護,論壇中的讨論也為未來改革開放的繼續推行提供了思考。

圖為與會人員合影


文/企業史研究所:胡李蒙

圖/企業史研究所:耿晖


上一條:繼往開來,鑄造國際商務談判人才新高地——記伟德客户端2018年度國際商務談判系列宣傳活動
下一條:伟德客户端舉辦第十五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暨教學觀摩研讨會

Close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