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伟德客户端經濟系支小青副教授帶領研究生、本科生一行15人,前往位于北京市豐台區園博園景區内的依文城堡實地調研,這是擔任本科生學術導師的支老師熱情發起并組織的一次體驗之旅。
本次調研先後參觀和考察了依文·中國手工坊——中國手工藝傳習基地和園博園,包括魔幻長廊、大型活動展示空間、樹幹空間、高端沙龍靜态展示區域、産品全方位體驗廳、獨立創意空間、高端商務區等體驗區,和園博園北京園、蘇州園等園林展示區,大家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風格現代而又蘊含古雅醇厚的内涵設計、感受到濃郁的藝術氣息,進行了一場滿足看、聽、嗅、味、觸的全感官之旅,收獲頗多。

圖一 | 經濟系師生合影
經濟系師生首先來到了依文·中國手工坊展示區。通過講解員的詳細介紹,大家了解到展示區分為四層,分别為一層“根基”、二層“樹幹”、三層“茂葉”、四層“雲端”。“根基”模塊包括魔幻長廊、大型活動展示空間,整體風格現代而又蘊含古雅醇厚的内涵,1500平米、6米挑高的魔幻長廊結合空間藝術、時尚信息發布以滿足看、聽、嗅、味、觸的全感官之旅,成為吸引人潮的世界級奇觀,使活動發布擁有靈活寬敞的環境布置。“樹幹”模塊空間、高端沙龍靜态展示區域、産品全方位體驗廳 裝修奢華舒适,藝術氣息濃郁,體貼地為貴賓提供了相對獨立的空間。“茂葉”模塊的獨立創意空間、10人VIP室,以及“雲端”模塊的高端商務區,展現傳統工藝個性、頗具設計感。師生們充分地領略了傳統手工藝帶着泥土氣息的美和依文集團将現代設計融入傳統技藝的出衆觀點以及努力促進中國文化精髓傳承的精神。

圖二 | 依文城堡外景



組圖 | 經濟系師生參觀中國手工坊
随後,經濟系師生參觀了園博園北京園、蘇州園等園林博覽區。大家了解到北京園博會主展館占地3.2公頃,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作為園博園核心區的主建築,主要用于展示國内外造園藝術以及園林綠化新技術、新材料、新成果,展示奇石、插花、盆景等各類園林藝術作品。同學們充分體味了中式景觀園林内斂含蓄、具體而微、古樸藏拙的濃郁藝術氣息和中華文化精神内涵。

圖七 | 經濟系師生參觀園博園

圖八 | 參加調研的研究生合影
本次調研旨在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青年的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到的東西,不能停留在書本上,不能隻裝在腦袋裡,而應該落實到行動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謂“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習近平總書記還說,當今時代,知識更新不斷加快,社會分工日益細化,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态層出不窮。這既為青年施展才華、競展風采提供了廣闊舞台,也對青年能力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時,到企業實地調研的教學方式也印證了伟德客户端“培養社會需要的複合型人才”的辦學理念,體現了以“培養商界精英、學界精英、政界精英”為使命,努力建設“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融合型伟德客户端”的要求。

圖九 | 參加調研的本科生合影
參觀結束後,經濟系本科生在一起回顧、讨論了本次依文城堡調研,交流在實踐學習中收獲到的寶貴知識,分享在參觀調研中的想法與感受。
調研感受
這次參觀感受了中國傳統手工藝之美,還擁有了雨中遊園的别樣體驗,是一次非常難忘的出遊經曆!
——肖思怡
很有幸和導師支老師以及同學們一起參觀了依文的中國傳統手工藝基地。依文作為北京市場的高端男裝品牌,從94年開始創辦了旗下EVE DE UOMO,NOTTINGHILL,Kevin Kelly等品牌。目前又與甘肅省進行了“文旅融合+深山集市”的合作。參觀依文城堡時,我們主要看到的也是“民間繡”主題展出。依文深入發掘貴州當地繡娘的純手工紋樣,并将這些紋樣進行提取,與現代商品融合,展示出一種别樣的美。另外,在互聯網經濟下,依文也開展了線上渠道,開發了有關紋樣的文創産品,生态産品等,激發了企業在目前經濟環境下的活力。另外,依文城堡占據園博園的地理優勢,也同時帶給企業更多的合作與交流機會。通過這一次參觀,我不僅體會到了服裝産業的運作流程,更深入地了解到了依文這一品牌的企業文化,承載于我國傳統手工藝的延續,正是依文發展的活力與機遇之所在。
——趙米洋
非常幸運的能夠和支老師以及同學們參觀了整體風格現代而又蘊含傳統文化内涵的依文城堡和展示了中華園林文化的園博園。這次細雨中的出行讓我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在商業現代化進程中獨樹一幟的地位和對新時代商業的深遠的影響,讓我們在理論學習之外接觸到生活中實實在在的成功案例,激勵我們将在生活中觀察學習、再将所學運營到生活中的熱情。
——段可爽
很榮幸能夠參加小青姐姐組織的這次依文城堡參觀一行,雖天有小雨,但并不影響我們師生滿滿熱情,而雨中美景又别添了一番韻味,讓人過目難忘。依文集團把傳統文化融入到現代商業中,将那些鮮為人知卻又讓人着迷的繡紡工藝發掘出來,着實讓我們這些參觀者耳目一新,頗為震撼。
——馬哲乾
在任何時代,都離不開那些技藝精湛的工匠或藝人,他們用他們精湛的技藝,為社會默默奉獻。進入現代社會,我們也完全可以把這種精神推而廣之:做一行,愛一行,把專業做到極緻,為人民服務,為社會奉獻。試想,如果人人都做好自己的事業,社會進步的力量将會倍增。
——朱春旭
撰稿:段可爽
審核:支小青
經濟系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