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系别:經濟系
現任職務:系副主任
教育背景:
2016年1月獲北京師範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2012年6月獲華南師範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2008年6月獲湘潭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
工作經曆:
2020.08至今 伟德客户端,副教授
2015.12-2020.07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博士後,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
國際交流:
2013.09-2013.11,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農業與資源經濟系,訪問交流
主持課題:
1.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中國城市勞動力市場的教育-職業錯配問題研究,批準号:17CJY012,已結項。
2.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60批面上資助——中國農業科技體制改革、農業技術變遷與農業發展,資助編号:2016M600159,一等資助,已結項。
學術論文及著作:
1. 周敏丹、鄢姣、胡必亮等(2023),《“一帶一路”與全球減貧》,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 Yin, Z, J. Guo, Z. Sun & M. Zhou (corresponding author). How Do Patent Trolls Affect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Evidence from Enterprise Patent Survey Data in China.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SSCI/SCI), 2022, vol. 65, 101695.
3. 周敏丹(2021),《人力資本供給、工作技能需求與過度教育》,《世界經濟》第7期,第79-103頁。
4. 周敏丹(2021),《教育-工作錯配對勞動力收入的影響——基于中國城市勞動力調查的實證研究》,《勞動經濟研究》第5期,第98-120頁。
5. 周敏丹(2019),《簽訂勞動合同如何影響社會保障覆蓋?——基于中國城市勞動力調查的實證研究》,《中國經濟問題》第5期,第107-122頁。(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勞動經濟與勞動關系》2019年第12期全文轉載,封面文章)
6. 尹志鋒、郭劍、周敏丹(通訊作者)(2019),《遭遇群體性專利侵權企業的維權策略選擇研究》,《中央财經大學學報》第8期,第94-107頁。(封面文章)
7. 周敏丹、尹志鋒(2017),《農業科技推廣、資本深化與就業替代——基于國家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的實證分析》,《經濟學家》第5期,第91-96頁。
8. 尹志鋒、周敏丹(2017),《東道國的專利保護強度如何影響跨國企業的市場進入方式?》,《産業經濟研究》第3期,第29-42頁。(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産業經濟》2017年第9期全文轉載,封面文章)
9. 胡必亮、周敏丹(2017),《集體化與新農村》,重慶:重慶出版社。
10. 周敏丹、董志強(2016),《經濟增長是否促進官員晉升?——基于廣東省地級市數據的經驗研究》,《勞動經濟研究》第2期,第95-122頁。
11. 尹志鋒、周敏丹(2015),《經濟發展、對外開放與專利保護強度》,《經濟學動态》第12期,第88-98頁。
12. 胡必亮、周敏丹(2013),《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背景下的農民收入問題——對陝西省王墹村村民就業結構和收入狀況的調查》,載于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研究基金會組主編《轉型與創新:求索中國特色發展之路——第四屆張培剛獎頒獎典禮暨2012中國經濟發展論壇文集》,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13. 董志強、周敏丹、魏下海(2012),《地市級官員交流與地方經濟發展——基于廣東省(1988-2009)的經驗研究》,《南方經濟》第10期,第32-42頁(廣東經濟學會2012年嶺南經濟論壇優秀論文獎)。
時評随筆:
1. Zhou, Mindan. Relocation Remedy must be Handled Carefully. China Daily, 2016/10/12.
2. 尹志鋒、周敏丹(2016),《對于經濟發展水平與專利保護強度關系的新見解》,《經濟學家茶座》第2輯,第118-1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