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學院辦公室:58908536

    學生工作辦公室:58909422

              58909423

研究生工作辦公室:58908212

MBA教育中心:58908589(招生咨詢)

       EEP教育中心:58902822

政府與市場、實體與金融誰主中國 “劉”“金”歲月再論資本市場

2016-11-17  Clicks:

11月16日,在伟德客户端學院路校區科研樓學術報告廳,薊門法治金融論壇特别篇(第二十三講)“實體與金融:誰為誰打工?——從金岩石要把林毅夫定在恥辱柱上談起”,劉紀鵬PK金岩石的大辯論成功舉辦,吳曉求主持了本次辯論。出席本次論壇的嘉賓有光大金融租賃公司董事長潘明忠、著名影星張瑜等。

以張維迎與林毅夫的學術論争為背景,劉紀鵬與金岩石圍繞政府與市場、實體與金融的關系就以下五個問題展開了辯論:

第一、目前中國産業政策或者說政府的作用應該更大一點還是小一點?

劉紀鵬指出,這是一個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的關系問題,不是誰否定誰,目前市場經濟條件下不能任由市場發展,否則會産生市場失靈問題,導緻盲目競争的重複。更加重要的是,發展中國家的政府政策與成熟市場國家的政府政策不可能一樣,中國産業政策的技術政策和組織政策都是通過央企等大企業實現的,否則就沒有航母、神八這些奇迹性發展。況且,美國也有産業政策,對矽谷等高科技企業、軍工、能源企業的支持力度非常大,特朗普當選的政策利器就是政府将投入5500億美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請問這不是産業政策嗎?

金岩石則認為,基礎設施投資不是産業政策的内容。經濟增長理論描述的是所有國家在經濟增長過程中必須面對的選擇,制度選擇讓經濟增長主要依賴于勞動力供給的增長,即外生性增長動力;主要依賴于全要素生産力的提升,這就叫内生性增長動力。中國經濟由“雙投”轉向“雙創”,意味着中國經濟選擇從外生性增長模式轉向内生性增長模式,走向創新型增長的道路。

吳曉求總結指出,對于目前經濟增長方式的制度選擇來看兩人分歧明顯:劉紀鵬認為外生性經濟增長應是主要的,金岩石教授則認為内生性經濟增長應是主要的。

EB1B

(圖左起:劉紀鵬,吳曉求,金岩石)

第二,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系問題。

金岩石認為,這裡所講的金融是指劉紀鵬提出的證券/資本金融,其使命就是創造、主導、淘汰實體經濟。在證券金融時代,“實體”即“屍體”,不是勞動創造财富,而是思想創造财富。證券金融讓企業成為商品,讓投資成為産業。創造商品的是金融業,是一個投資産業鍊,證券金融是現代企業之母。
劉紀鵬則指出,金岩石的理論存在邏輯錯誤,不能因為實體經濟存活二十五年的周期律,而認為現存的“實體”即“屍體”,忽略了時間維度的意義。沒有實體哪有金融?目前實體經濟已經無法承受高昂的資金成本,同時金融利潤來源于實體,羸弱的實體經濟反過來又會影響金融業的發展。所以實體與金融是相輔相成的共生系統。

吳曉求總結指出,目前金融脫媒會非常迅速,中國金融脫媒速度太慢,以至于造成中國金融的落後;金融開始由融資為主向财富管理、風險配置為主的功能轉型。這兩點是中國金融未來趨勢的核心。

第三,目前股市的3200點有無泡沫?對市場走向的判斷是上還是下?

劉紀鵬認為,這本身就是僞命題,泡沫是資本市場與生俱來的,就如沒有泡沫就沒有啤酒一樣。我們要探讨的是泡沫是否過度化,就如貨币多了會産生通貨膨脹一樣。決定一支股票價格的不僅僅是其本身的價值,還有對流動性溢價的追求、對“美好故事”的預期判斷,所以并非零和遊戲。而股市泡沫與市盈率密切相關,泡沫不是靜态股市點位的判斷,而是動态的,股市還反映經濟增長情況。目前股市3200點并不高,因為中國股市還存在諸多問題。

金岩石指出,滬指3000、創業闆2100,是我所期待的長期性慢牛的起點,将持續三到五年的時間。金融業和金融家的利潤不等于實體經濟和勞動者創造的财富,股票價格存在三個溢價:成長性溢價、創新性溢價、情緒性溢價。由于成長創新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流動性溢價、交易性溢價、成長性溢價都在某一個特定時點轉變為情緒性溢價,于是市場走向瘋狂。

第四,中國資本市場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如何推進中國資本市場改革?

劉紀鵬指出,資本市場的最大問題是财富分配的不公平、少正義,即規則本身的問題。比如中國股市的一股獨大問題,股價高了瘋狂減持,吉林永大9個月瘋狂圈走62億元。因此,必須在一級市場發行上限制大股東的持股比例(在33%以下),并在二級市場制定減持的合理規則,對大股東減持價格進行充分的信息披露。還有上市規則問題,使上市成為稀缺資源導緻了監管腐敗問題頻發。

金岩石則認為,“小富成于勢,大富成于智”,資本市場不僅是價值發現者,更重要的是趨勢追随者。中國資本市場的問題是金融監管問題,證監會沒有權力監督者,不利用制度漏洞貪污腐敗是不可能的。

吳曉求總結指出,我國資本市場主要存在兩大缺陷:1.上市的标準有問題,是大工業時代的産物,所以中國資本市場容納不下騰訊、阿裡巴巴;2.規則的中心過去是融資人,而資本市場就是為投資者提供多樣化選擇的。必須在中國資本市場改革中解決這兩個問題。

第五,中國資本市場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如何調整金融監管政策?

劉紀鵬認為,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彙率問題,也就是經濟增長的信心問題。今天人民币彙率到了6.87,甚至奔到6.99,一方面是12月份的美元預期加息,另一方面,川普的當選讓美國重拾信息,而中國的不确定性增加。如果彙率問題國人沒有信心,今天的錢多和中國的優勢就會喪失。在煤炭等僵屍企業人為壓縮而現在又暴漲、新體制萌芽模糊、國資和國企改革也不到位、資本市場低迷等背景下,壓垮經濟的突破口有可能是彙率,彙率問題會引發資本外逃,對股市的影響不可小觑。

金岩石則認為,目前資本市場最大的問題是債務危機,中國特色的次貸危機已經在醞釀,解決此危機的三種方法是:1.掩耳盜鈴,繼續發貨币;2.加速全球化,把我們的風險送到全球去,這就是“一帶一路”;3.迅速構建起大資管産業讓多層次交易市場,驅動更多投資人走進這個市場,大家共擔風險。關鍵看制度選擇。

雙方都認為金融監管要從分業監管走向綜合監管,與人民銀行、财政部同級設立大金融委,統一監管資本市場。

吳曉求總結指出,金融危機有四種:1.彙率危機;2債務違約危機;3.銀行危機;4.股市危機。任何危機都是前面四種或者集中交織在一起的危機,對于中國來說,顯然不能忍受人民币的大幅度貶值,不能忍受銀行大面積的信用危機;但可以忍受股市的波動,甚至可以局部的債務違約。

潘明忠盛贊這是一場高質量的學術辯論,受益匪淺。他認為關于政府和市場關系問題,實際生活中從來把政府當成一個大企業來看,比如對地方債風險的分析實際上是模拟企業的。而關于金融和實體的關系問題,認為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各有各的功能,間接融資很大程度上是擴大再生産、修複财務報表、杠杆的功能等。而關于資本市場的規則問題,他認為我們有很多好規則,隻是沒有得到執行。潘明忠最後指出,在金融混業經營背景下,金融控股集團要隔離風險、防範關聯交易造成内部合作的不可能,功能監管如何解決這一問題非常重要。

本次論壇為薊門法治金融論壇的特别安排,“劉”“金”觀點激烈碰撞,思想的火花不斷迸發,三位幽默風趣的語言、睿智深刻的說理、惺惺相惜的情感打動了在座的每一位聽衆,現場響起近百次掌聲,被評為薊門論壇最“好看”的一場。11月24日,薊門法治金融論壇第二十四講,由國家發改委體改所所長銀溫泉,為大家帶來“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若幹重大問題與政策舉措”的講座,盡請期待!

上一條:宏觀經濟迷霧重重路在何方 薊門論壇劍指政府改革
下一條:資本市場路漫漫其修遠 金融戰士長征精神上下求索

Close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