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學院辦公室:58908536

    學生工作辦公室:58909422

              58909423

研究生工作辦公室:58908212

MBA教育中心:58908589(招生咨詢)

       EEP教育中心:58902822

以信用之“血脈”,潤金融之發展​——薊門法治金融論壇第64講成功舉辦

2018-11-22  Clicks:

(圖:講座現場)

2018年11月21日晚,薊門法治金融論壇第64講在伟德客户端學院路校區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特邀原西北大學校長、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王忠民教授作題為《信用成為金融血脈的場景與邏輯》的主題講座。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國際戰略學會高級顧問、原總參四部副部長郝葉力,伟德客户端校長黃進、伟德客户端分黨委書記李欣宇、副院長楊傑以及伟德客户端教授:胡繼晔、宏結、巫雲仙、熊金武、李泳、胡明等嘉賓共同出席本次論壇。論壇由伟德客户端兼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教授主持。

(圖:伟德客户端院長劉紀鵬教授緻辭)

論壇伊始,劉紀鵬教授作開場緻辭。劉紀鵬表示,2018年,中國經濟面臨内外雙重壓力的疊加,貨币政策流動性流不動成為了關鍵問題。在此情況下,中國如何找到監管的牛鼻子,引導貨币流向更好的場景?成為解決這一關鍵問題之所在。“今天的主講嘉賓,将從信用監管的場景和邏輯兩個角度來透析金融的血脈,相信王教授今晚幹貨滿滿的分享一定能讓在座各位收獲頗豐!”

(圖:主講嘉賓 王忠民教授)

王忠民教授通過一系列的發問來引入論壇的主題——“誰是金融的血脈?”、“金融和實體是不是互為血脈?還是金融自身有一個血脈?”、“金融的這個血脈是信用嗎?如果是信用,為什麼是信用?”、“實體、金融和信用之間的關系應該怎樣在現實世界中發揮有效作用?”這些問題引發了在場師生的強烈興趣和深深思考。王忠民随即提出今晚論壇的核心觀點——金融的血脈乃信用也。随後,王忠民具體從互聯網中使用的“場景”和學術中使用的“邏輯”兩個角度對這一觀點進行了深入解讀。 

中國的GDP在今年經濟内外雙重壓力疊加的情況下,下滑至6.5%,創十年新低,穩增長的需求異常迫切。貨币能否通過信用場景有效傳遞至社會實體經濟的有用領域中去?王忠民教授以當今市場正在面臨的三大信用場景為例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詳細闡述。王忠民表示,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液,而信用是金融的血液。金融市場為實體經濟提供了充足的流動性,也幫助實體經濟承擔了風險。但在目前新的信用場景環境下,正是諸如資本場景、信貸場景、證券場景等金融場景的紊亂造成了今天金融領域問題的湧現。他強調,隻有及時優化股債市場,連接貨币與實體經濟,改變信用場景的紊亂現狀才是當務之急。 

接下來,王忠民就金融場景中的“credit、trust、證券市場”三種情況展開讨論。credit資本背景決定了credit的财務數量,并在基于财産和互保的前提下産生了信貸的邏輯。他表示,“必須用信貸去滿足杠杆的高度,這個場景當中最大的問題是信用沒有成為credit當中最大的資産和能量。”關于trust的信用邏輯,王忠民以當代“信用機構、信用銀行、信托機構”等企業的資産配置手段為例,向大家說明了“可信的程度越深,就可以越有效地完成資産管理”。王教授表示,“在配置未來資産的‘證券市場’當中,最重要的是‘通過彼此之間忠誠、平等和無限地信任所建立起來的責任體系’”。同時,王忠民指出,“不同的金融場景有着不同的邏輯制度,越複雜多維豐富的金融場景,越不能相互産生沖突和矛盾。” 

随後,王忠民以“信用錯配”為分主題,運用理論知識加實例論證的講解方式為現場在座帶來了一場思想的盛宴。“在今天的A股市場中,有一些公司雖面臨财政不穩、資不抵債的危機,但由于信用錯配現象的存在,導緻其還能借用上市的‘殼價值’被市場猛炒。這就引發了信用錯配導緻‘殼股’炒作持久不衰的現狀。”除此之外,運用資金優勢、信息優勢等優勢操縱市場的機構、企業屢見不鮮,也是借機利用了信用錯配的漏洞。王教授指出,上市是企業的權利,适當放開才能盡可能的減少信用錯配漏洞的出現。 

金融的血脈乃信用也,金融在這一血脈的把控和指揮下才能全心全意地服務實體經濟,同時也可讓金融自身健康發展壯大,彼此普惠的同時還能讓每一個點的外部性和成長性漸漸強大。王忠民表示,今天的信用場景和信用邏輯雖還存在着各式各樣的問題,但相信在不斷地改革和開放中,衆多的矛盾和紊亂都可漸漸緩解并得到解決。“我深信,‘信用’一定能改變整個社會,改變金融,改變中國乃至世界。” 

嘉賓點評 深入探讨

(圖左:胡繼晔教授點評)

伟德客户端MBA執行副主任胡繼晔教授對王忠民教授的精彩講座進行了評議。胡教授分别圍繞“信用在貨币金融中的價值”、“信用在資本金融中的價值”、“信用在法律中的價值”三個方面談了自己的體會。胡繼晔表示,王教授精彩絕倫的講座使自己受益匪淺,同時也對王教授在社保領域的系列作為表示欽佩和贊歎。

(圖:胡明教授點評)

“王教授不僅給我們普及了很多金融知識,更重要的是給我們提出了重要的學術問題:信用問題。”伟德客户端國際商務系胡明教授對王教授“金融的血脈乃信用也”觀點表示深切的認同。并分别從貨币的起源、貨币的流動性等問題談了自己的感受。胡明說,“貨币、金融的背後是流動性的問題,流動性為什麼不流動在中國并不是信心問題而是秩序問題,與中國的某些政策、法律信用度不高密切相關。”

專家點評結束後,王教授對各位聽衆的提問進行了一一解答,現場進入新一輪的讨論高潮。在激烈的探讨結束後,現場所有聽衆全部起立對王教授本次振奮人心的精彩講座表示誠摯的感謝。在大家熱烈的掌聲中,本次薊門法治金融論壇第64講圓滿落下帷幕。

 

上一條:姜昆在法大|幽默與情商在商學中的運用——薊門法治金融論壇第66講圓滿舉行
下一條:聚焦國家安全發展 全力推進軟實力建設——薊門法治金融論壇第63講

Close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