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6日上午,經濟系法經濟學教研室“法經濟學系列教材”編寫第一次研讨會在學院路校區科研樓B206召開。研讨會由經濟系副主任、法經濟學教研室主任黃立君老師主持。伟德客户端院長劉紀鵬、MBA中心執行副主任胡繼晔、經濟系副主任張弛、法商系副主任劉志雄、國際商務系胡明,企業史研究所熊金武、法商系唱小溪、胡曆芳等多位教師以及博士生劉彪、碩士生劉剛出席會議,共同研讨法經濟學教材的編寫工作。
劉紀鵬院長強調,法經濟學是今後中國從宏觀和微觀層面處理深層次矛盾(主要是公平與效率之間的平衡問題)的一門關鍵學問,是最有發展前景的一門交叉學科。目前中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如貧富差距、環境污染等等,都可以從法經濟學視角來進行闡釋并找尋相應解決辦法(如法經濟學所堅持的補償理論即卡爾多-希克斯效率标準)。同時,法經濟學也是伟德客户端未來幾年重點發展并将凸顯學院特色的學科之一。我們認為,法經濟學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來進行理解。為此,學院将《宏觀法經濟學》和《微觀法經濟學》教材的編寫作為2018年的重點工作來抓。劉院長要求,本次教材的編寫應突出創新,并堅持中國國情與國際規範的結合、法律與經濟的結合、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黃立君老師接着介紹了法經濟學教材編寫的前期準備情況。她詳細介紹了國内外現有的相關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礎上草拟了《宏觀法經濟學》教材大綱。黃老師指出,受衆不同,教材在理論深度、體系安排、案例選擇等各方面的要求也會不一樣,所以,首先要确定教材是為本科生、學術型研究生還是專業碩士而寫。其次,法經濟學系列教材的編寫首先需要解決幾個關鍵問題:宏觀法經濟學和微觀法經濟學劃分的标準是什麼?二者之間的邊界在哪裡?如果可以對法經濟學進行宏、微觀的劃分,那麼,哪些内容應該納入宏觀法經濟學?哪些内容應該納入微觀法經濟學?等等,這些問題需要與會老師進行嚴肅和深入的探讨。

在長達近三小時的會議中,與會教師圍繞法經濟學教材的編寫進行了熱烈且卓有成效的探讨。
胡繼晔老師贊同劉紀鵬院長關于法經濟學可以在宏微觀層面處理深層次矛盾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看法。他認為,院長提及的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公平與效率問題,法經濟學可以為之提供方法論與思想武器。關于教材大綱,胡老師認為,宏觀法經濟學的核心是法律制度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其中,産權制度尤為重要。為此,阿西莫格魯在《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中提出的包容性制度等内容,應納入到“産權與經濟增長”部分;而“法律與金融”部分,既要重視LLSV(法與金融四人研究小組)等關于法律與投資者保護方面的已有成果,更要關注中國本土的發展實際,把中國金融結構、金融制度的變遷及其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展現出來。
關于劉紀鵬院長和胡繼晔老師提到的公平與效率問題,胡明老師建議把阿瑟•奧肯、理查德•塞勒等關于平等與效率的研究成果融入法經濟學的公平效率觀中,并以此充實其理論基礎。而且還應把宏觀經濟學、福利經濟學中的已有相關研究成果融入宏觀法經濟學。劉紀鵬院長認為,既要吸收已有研究成果,同時也要注意将法經濟學與福利經濟學、法經濟學與經濟學、法經濟學與法學區别開來。
熊金武老師認為,此次法經濟學教材的編寫,第一,需要注意與主流法經濟學相契合,應該把它納入主流法經濟學研究範式之内。把主流的、前沿的法經濟學研究成果以及量化分析方法都吸納進教材。第二,應結合中國改革的經驗來進行教材的編寫。如中國的土地制度改革、股權、國有企業改革等中國特色的内容都應成為本教材的一部分。
張弛老師認為此次教材的編寫既要立足于中國的改革宏觀戰略,指導中國改革,又要體現伟德客户端的改革成果。同時張弛老師贊同黃立君老師的觀點,認為隻有确定好教材的讀者群是誰,才能更好地确定教材的框架、篇幅、體系、理論深度等。另外,本次教材編寫,把法經濟學劃分為宏觀和微觀兩個部分,因此需要注意宏觀法經濟學和微觀法經濟學兩部教材之間如何銜接的問題。就内容而言,張弛老師認為,新的經濟環境的變化,出現了平台經濟、共享經濟等新經濟形式,故教材編寫中也應把它們吸納進來。鑒于目前國内已有多種版本的法經濟學教材,所以,本次法經濟學教材的編寫既要把學術界公認的法經濟學基本原理包含進來,又要突出我們教材的特色,差異化自己的“産品”,編寫有中國特色的法經濟學。
胡曆芳老師強調了定量分析方法的重要性,認為教材大綱中應加入計量方法這部分内容。會議中,老師們還就法經濟學教材應如何使用案例等問題進行了探讨。

将近三小時的研讨會緊緊圍繞着法經濟學教材編寫的主題展開。與會老師就宏、微觀法經濟學的劃分标準、教材定位、教材的主要内容、教材體例的選擇等基本達成一緻意見,并表示寒假期間将繼續對教材大綱進行論證、修改、補充和完善,确保教材的科學性、嚴謹性、時代性、前瞻性、現實性和思想性。同時,與會教師也紛紛表示,在劉紀鵬院長的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大家有信心圓滿完成法經濟學教材的編寫工作。

撰稿:劉 剛
審稿:黃立君
攝影:劉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