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學院辦公室:58908536

    學生工作辦公室:58909422

              58909423

研究生工作辦公室:58908212

MBA教育中心:58908589(招生咨詢)

       EEP教育中心:58902822

喜報|熊金武教授著作《近代中國傳統經濟思想現代化研究:以民生經濟學為例(1840-1949)》獲北京市第十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024-01-04  Clicks:

近日,北京市第十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拟授獎名單完成公示,公示期内社會各界對獲獎成果無異議。伟德客户端熊金武教授所著《近代中國傳統經濟思想現代化研究:以民生經濟學為例(1840-1949)》榮獲二等獎。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自1987年設立以來,每兩年評選一次,作為北京市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最高獎項,旨在繁榮首都哲學社會科學事業,調動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代表了北京市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最高水平。

成果簡介

《近代中國傳統經濟思想現代化研究:以民生經濟學為例(1840-1949)》始于2010年上海财經大學博士論文寫作,獲得2016年國家社科基金後期項目資助,于2020年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構建中國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是當代中國經濟學研究的核心任務。構建中國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離不開曆史基礎。中國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在曆史上是客觀存在的,具體體現為中國傳統經濟思想。中國傳統經濟思想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經濟學領域内的中國式現代化,是文化傳承發展的使命,也是建構自主經濟學知識體系的重要内容和實踐路徑之一。

繼承和創新中國傳統經濟思想是中國經濟思想史研究的基礎性問題,更是關乎中國經濟思想文化的連續性,核心就是實現傳統經濟思想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近代中國經濟思想從前科學向現代經濟科學的轉型是世界範圍内經濟思想現代化的一部分。除了西方經濟科學的傳播和本土化路徑,該書提出中國經濟思想現代化第二條路徑的假設——中國傳統經濟思想現代化路徑,即中國傳統經濟思想取得現代經濟科學範式,實現傳統經濟思想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構建中國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

該書整體研究框架是“假設—驗證—分析”,即先建立傳統經濟思想現代化路徑假設,選取近代中國民生經濟學作為案例,按照“是否現代化”、“哪裡來”、“是否進步”、“如何來”四個基本問題,判定傳統經濟思想現代化路徑是否存在,進而分析其演進機制特征。通過比較近現代中西方經濟思想範式的趨異與趨同,該書提出中國經濟思想史上的“李約瑟之謎”問題。

民生是中國經濟思想現代化的倫理基礎和問題意識,紮根于傳統民本思想的傳統觀念。近代中國民生經濟學是以民生為倫理基礎和問題意識的經濟學說,包括民生主義經濟學和新民主主義經濟學等具體形态,史料豐富,是合适的案例。

該書運用科學哲學理論,将經濟思想結構分解為形式與方法、硬核和保護帶三個部分,分析和比較民生經濟學思潮與中國古代經濟思想、西方經濟科學的異同,依次判斷“民生經濟學是否屬于現代經濟科學”、“民生經濟學是否具有中國傳統經濟思想淵源”、“民生經濟學是否具有進步性”。進而構建經濟思想現代化機制,從個體和社會兩個角度分别解析民生經濟學的形成機制,提煉中國傳統經濟思想現代化路徑的特征。

該書有三點主要結論。第一,民生經濟學是具有現代經濟科學範式的中國傳統經濟思想,是中國傳統經濟思想現代化的成果,是一種具有相對進步性的經濟科學流派。民生問題意識是中國經濟學發展的動力。第二,反思歐洲中心論和傳播史研究框架,基于中國經濟思想的主體性考察傳統經濟思想在近代的連貫性和統一性。第三,證明了經濟思想現代化第二條道路的存在性——實現傳統經濟思想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可行的,體現了中國傳統經濟思想的連貫性和生命力。

建構中國經濟學自主知識體系需要堅持“兩個結合”,尤其是“第二個結合”,“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需要基于中國經濟實踐曆史和傳統經濟思想開展理論創新,實現中國傳統經濟思想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該書曾獲評為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優秀成果著作類一等獎、第七屆伟德客户端青年教師優秀科研成果獎二等獎。


文、圖/企業史研究所

審稿:劉志雄

審核:徐慶

上一條:資政建言顯成效:商文江院長立法建議獲采納
下一條:祝賀我院熊金武、許恒榮獲伟德客户端第七屆青年教師優秀科研成果獎

Close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