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8日,我院産業經濟系在學院路校區綜合科研樓B206舉辦“博弈論與中美貿易摩擦”主題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由産業經濟系李景華教授主講。産業經濟系李超、葛建華、叢穎男、姚璐、馬思宇等老師和産經系研一、研二同學參加了本次講座。
李景華教授從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獎者保羅·米爾格羅姆、羅伯特·威爾遜以及獲獎成果拍賣理論引入,從人類發展史角度,指出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和達爾文的《進化論》是使得人類逐漸從懵懂狀态進入到科學狀态的三百年的三大進展,而博弈論是近四百年來的第四大重要發現。接着李老師向大家介紹了四種常見的拍賣形式與收益等價定理——給定買方人數、假定所有買方都是風險中性、各買方的價值都是相互獨立且同分布,那麼任何滿足“擁有最高信号的競買者總是赢家和擁有最低可行估價的競買者的期望剩餘為零”兩個條件的拍賣機制都會産生相同的期望收入。

圖1:李景華教授介紹博弈論相關内容
李景華教授表示學習一門學科需要認清其本質,博弈論的本質就是參與者對其他方最優策略的最優反應,因此,認真學習博弈論有助于我們工作和生活中的判斷、決策和建議。博弈論揭示了人類思考的規律,從經濟管理專業角度,傳統經濟學理論和模型可能正在失去解釋力,而博弈論視角則更加具體、更微觀、更科學。此外,李景華教授提出了博弈論“1234567體系”,即一個問題、二種方法、三類困境、四條假定、五則案例、六大準則和七項結果,并介紹了博弈論在中美貿易摩擦問題中的應用,提出了一個國際貿易摩擦機制定理,并運用一個單人博弈優化模型定義了法與工商管理的概念。

圖2:李景華教授講述博弈論的應用
随後,李超教授發表自己的感想,認為總結建立體系體現了對一門學科的獨特思考,做學問要最終落腳到現實問題,并且具有預見性,希望能夠提供更多的讨論機會讓大家相互學習和交流。葛建華教授表示在學術研究和企業調研中關注過博弈論的應用,建議同學們能夠對博弈論做一些深入的思考與研究,也希望能夠舉辦博弈論的相關論壇。叢穎男老師提到從數學角度思考博弈論很有意義,能夠轉變思維方式,具有實用性。馬思宇老師提議希望能夠邀請到博弈論領域的大師跟師生們進行更充分的交流與學習。趙文捷同學表示通過本次講座的介紹,對博弈論的相關内容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

圖3:參加講座的師生合照
參加此次學術講座的全體師生表示此次學術講座收獲頗豐,期待以後能夠進行更多的學術交流與探讨。本次産業經濟系“博弈論與中美貿易摩擦”主題學術講座圓滿落幕。
文/産業經濟系:顧芳瑜
圖/産業經濟系:趙文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