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日下午4:00,經濟系學術導師黃立君副教授帶領她指導的2020級、2021級、2022級本科生,在逸夫樓2050辦公室召開畢業論文開題指導會和“420讀書計劃”之經典閱讀分享活動。參加本次畢業論文開題指導和讀書分享的學生有2020級的吳佳潞、梁衛潇、馮藝帆,2021級的龍佳、車晨曦和2022級的王碩、石蕊、蘇詩婷。

在畢業論文開題指導會上,黃老師詢問了2020級三位同學的選題情況,提出畢業論文的選題一定要有研究價值和現實意義,建議同學們從平時觀察到的經濟現象以及國家關注的重大問題、實施的重大制度安排中,去獲得靈感,結合所學專業,找到自己感興趣又能駕馭的選題。确定選題後,還要确定基于什麼理論、運用什麼研究方法來對該問題進行闡釋。最後,還應确認能否通過可靠途徑獲得論證所需的相關數據。
在經典閱讀分享中,同學們就本期閱讀書目——阿西莫格魯和羅賓遜合作撰寫的《國家為什麼會失敗》——展開讨論。
2021級的龍佳同學用津巴布韋的例子講述了汲取性制度的影響。津巴布韋在2000年進行土地改革,政府将白人的土地回收,直接平分給黑人,嚴重侵犯了産權,導緻外資移出,津巴布韋的政治開始陷入混亂。在經濟上,總統和央行不分家,為了獲得民心,大量印刷貨币,導緻了惡性通貨膨脹,津巴布韋在經濟上也陷入混亂。津巴布韋是汲取性制度導緻失敗的典型例子。
2021級的車晨曦同學首先對《國家為什麼會失敗》的比較研究方法進行了介紹,然後聚焦于微小差别和關鍵節點對一國制度演進的影響。她發現,作者先以東西歐為例展現了“制度漂移”導緻兩地在黑死病這一關鍵節點後産生的差距,然後将西班牙和英國作對比。由于西班牙相對英國而言王權更集中,這一微小差别導緻在地理大發現這一關鍵節點後,英國發展出包容性制度。最後還将中日兩國進行對比,發現日本在開放過程中向西方學習,讓日本在近代發展比中國更好。
2022級的王碩同學對全書框架進行了梳理。他把作者提出的包容性制度和汲取性制度體系比喻為一個“大口袋”,裡面裝着社會精英和領導者。但是這個“口袋”并非密不透風,它仍存在着許多缺口。這些缺口,作者用創造性破壞和曆史性關鍵節點等進行補充、豐富,邏輯性缜密。除此之外,作者還分析了良性循環和惡性循環,包容性制度能優化營商環境,從而又促進包容性制度的發展。
2022級的石蕊同學分享了自己閱讀本書的方式。她将國家類比為企業,把視角放到離自己更近的層面來加深理解。同時她還用新加坡作為例子來幫助理解包容性制度和汲取性制度,将政治、曆史和經濟相結合來閱讀。
2022級的蘇詩婷同學先分享了自己關于包容性制度和汲取性制度兩種制度界線的看法。她認為,從本書給出的定義和利益流向兩方面來看,這兩類制度二者之間并沒有明确界線;然後通過對比中國百日維新的失敗和馬克思主義傳播的成功,說明文化在制度演進中的作用,從而肯定了蘭德斯在《國富國窮》中關于國家興衰的多因素分析。最後她還對比了《國富國窮》和《國家為什麼會失敗》對于不平等根源的論述。
本次畢業論文開題指導和讀書分享活動持續了兩個半小時。期間同學們各抒己見,發散思維,互相啟發,黃老師不時指點,提出建議和肯定,同學們都受益匪淺。“書中自有黃金屋”,相信在黃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會在書海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汲取知識,不斷進步。

文/伟德客户端經濟系2022級本科生 蘇詩婷
圖/伟德客户端經濟系2021級本科生 龍佳
審稿/黃立君
審核/徐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