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下午,經濟系學術導師、經濟學黨支部書記黃立君副教授帶領她指導的本科生,在逸夫樓2050辦公室順利開展“420讀書計劃”之經典閱讀分享活動。參與本次讀書分享的有2021級的車晨曦、潛子星和2022級的蘇詩婷、王碩。

新學期,新氣象,玉蘭花開,書香自來。黃老師與同學們一起開啟本學期的讀書之旅。這是本學期的第一次讀書分享活動,在讀書會開始之前,黃老師仔細了解了同學們開學以來的學習情況以及各位同學本學期的學習規劃,并提出建議和鼓勵。
本期閱讀書目是蘭斯·E·戴維斯和道格拉斯·C·諾思共同撰寫的《制度變遷與美國經濟增長》。黃老師首先讓同學們談了各自閱讀該著作的總體感受,體會美國憲法和法律制度的制定、修訂、演變,政府的組織安排、規模、構成方式,以及政府對企業的監管規則的變化如何對美國經濟成長産生影響。之後,同學們分别介紹了戴維斯和諾思的制度變遷理論以及如何把它運用于解釋農業、金融業、制造業、交通運輸業等具體行業的發展。
2021級的車晨曦同學首先對全書的行文邏輯進行了概括,然後重點分析了美國早期交通運輸業發展中不同制度安排的影響。在交通運輸産業發展初期,資本市場不發達,獨資經營和合夥企業無法通過自我融資來滿足資本密集型産業發展所需的資金要求,故而企業組織形式開始向公司制企業演變。同時,政府也通過擔保、發行債券等方式大量介入,促進交通運輸業的發展。當私人投資者發現交通運輸項目有利可圖之後,運輸業籌資不再需要政府支持或擔保,于是政府逐步退出,自發的替代組織和民間投資開始發揮作用。
2021級的潛子星同學首先歸納總結了全書三個部分的主要内容,然後重點分享了她對“産權混合”(confusion of property)的看法。關于“産權混合”問題,潛子星同學通過一個侵權案件的裁決結果來闡述不同學派的觀點。當産權混合并不是因為有意欺詐而發生時,如果财産組合的價值與之前大緻相等,那麼,各所有者有權享有現有混合财産的公允價值;如果産權混合是惡意的,大多數人認為,違法者應該失去财産的所有權利;也有人認為,違法者應該保留某些權利。黃老師認為,“産權混合”作為“添附”的一種情況,其所有權應該按照充分發揮物的效用以及保護無過錯當事人的原則确定。
2022級的蘇詩婷同學重點介紹了美國服務業發展中的制度變遷。推動服務業制度變遷的力量是降低交易成本,從而獲得當中的潛在利潤。交易成本受到信息和風險的影響,越小的市場,所擁有的信息,買方所需要了解的信息越少,不确定性也越小,所以這樣的市場适合拍賣制度。而随着市場規模擴大,分工進一步專業化,信息增多,賣方需要在大範圍内銷售商品,交易成本上升,制造商零售不再現實,所以産生了批發商。而随着人口的進一步集中,大型零售網點與制造商直接聯系,出現了大型零售商,甚至随着郵遞發展,郵遞商店也活躍起來。
2022級的王碩同學分享了個人對教育外部性問題的看法。由于教育外部性産生的潛在利潤是個人和自願組織不能完全捕獲的,所以必須由政府層面通過制度安排将外部利潤内部化。并且還指出教育的外部性與美國政治活動的關系。最後,他聯系我國教育制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本次讀書會持續一個半小時,各位同學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意猶未盡。黃老師不時參與讨論,提出建議。在思想的碰撞中,同學們對于書中的理論有了更清晰的認知和更深刻的了解。在黃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在一次次的讀書之旅中收獲更多,進步更多。
文/經濟系2202級本科生:王 碩
圖/經濟系2201級本科生:車晨曦
審稿:黃立君
審核:徐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