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9日下午四點,經濟系學術導師黃立君副教授帶領她所指導的本科生在逸夫樓2050召開“420讀書計劃”經典閱讀分享活動。參加本次讀書分享的學生有:2019級的李佳靜、劉佳鑫、李睿鑫、楊濟玮;2020級的馮藝帆、梁衛潇、吳佳潞。
在讀書分享之前,黃老師首先關切地詢問了大家開學以來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并鼓勵大家在今後的學習中更加努力。
在随後的閱讀分享中,2019級李佳靜同學介紹了美國丹·艾瑞裡所著的《怪誕行為學》。她在介紹全書主要内容基礎上,着重關注了作者如何利用行為經濟學理論解釋次貸危機。原因有三點:首先人們的貸款往往超出自己的償還能力;其次保持誠信與獲取利益的兩難選擇;最後是金融計劃的謬誤和蝴蝶效應。作者認為,重建信任才是最佳的救市方案。
2019級劉佳鑫同學閱讀的是美國經濟學家阿瑟·奧肯所著的《平等與效率》。他在介紹作者相關情況及全書主要内容基礎上,就平等與效率問題跟同學們一起進行了讨論。讨論針對效率與平等的替代及平等的效用來源兩個部分進行,最終得出結論,如果把公平當作一個内生變量,我們會得到公平與效率之間類似拉弗曲線一般的變化趨勢,而不是單調的此消彼長的反比關系。
2019級李睿鑫同學閱讀的是《置身境内》。他首先介紹了本書的主要内容,然後根據兩個方面做了分享:第一個是作者在解釋政府行為時引用了大量的經濟學原理做支撐,包括外部性和受益範圍原則、信息複雜性原則、激勵相容原則。第二個是這本書能夠把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模式通俗易懂地展現出來。
2020級馮藝帆同學繼續閱讀了馬克思的《資本論》,她就其中的資本與貨币問題進行了讨論。包括資本與貨币的區别,例如資本是能夠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貨币隻作為商品流通與交換的媒介,它們的運動形态不同,流通目的不同,創造資本與創造貨币是兩種性質上完全不同的經濟行為。此外她還對貨币如何轉化成資本做出了讨論。
2020級梁衛潇同學讀的是皮耶魯齊所著的《美國陷阱》。她首先介紹了本書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寫作的背景,然後對美國陷阱的雙重含義以及美國陷阱的實質做了介紹。她認為美國陷阱的雙重含義分别是司法陷阱和經濟陷阱,美國利用法律作為經濟戰的武器,削弱競争對手,最終達到低價收購對手,從而維持其經濟壟斷的地位。而美國陷阱的實質即為美國試圖将其霸權建立在恐懼之上的專制主義。
2020級吳佳潞同學閱讀了由美國經濟學家伯利和米恩斯二人合作完成的《現代公司與私有财産》。她對第一編“不穩定的财産:公司制度下所有權屬性的分離”作了分享。重點介紹了股權分散以及如何用少量的投資擁有控制權的問題。
2019級楊濟玮同學讀的是牛津大學教授羅伯特•C•艾倫所著的《全球經濟史》。他首先介紹了作者的相關情況與寫作的目的。其次,他對本書的内容進行了詳略得當的介紹,作者認為是工業化與去工業化造成了國與國之間的貧富差距,而後發國家能夠趕上西方,就因為在教育、資本和生産率這三個方面縮小了差距。這些國家采用了大規模、資本密集型技術,盡管這些技術在當時并不能帶來額外收益,但這樣做能避免他們落入去工業化的陷阱。此外他也就本書内容發表了自己的理解與感悟。
本次讀書會持續了三個多小時。同學們各抒己見,老師恰當點評。黃老師對同學們的閱讀能力進行肯定,也指出了一些仍然存在的問題。總之,大家都從這次的讀書會中學到了許多學習的經驗和方法。相信讀書會的一次次成功舉辦,同學們能夠從閱讀中獲得更多的進步,并逐漸明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文、圖/經濟系2020級本科生:馮藝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