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7日下午四點,經濟系學術導師黃立君副教授帶領她所指導的本科生在昌平校區逸夫樓2050辦公室召開“420讀書計劃”經典閱讀分享活動。參加本次讀書分享的學生有:2019級的楊濟玮、劉佳鑫、李睿鑫;2020級的馮藝帆、梁衛潇、吳佳潞。
在讀書分享之前,2019級與2020級的學生分别做了自我介紹,黃老師也了解了2020級學生的基本情況與未來發展規劃,對學生們的學業學習提出了建議,并表示相信“420讀書計劃”能夠給學生們帶來巨大的幫助。
2019級楊濟玮同學閱讀了克裡斯·安德森的《長尾理論》。書中解讀了何為“長尾”、為何會存在“長尾”、以及“長尾”為何會盈利等一系列問題,提出“長尾”的盈利是因為處于“長尾”中的冷門産品滿足更大的需求,且價格上較熱銷産品更為親民。楊濟玮同學在分享中提到了“長尾”裡的産品即利基産品,他用各小視頻網站來解釋利基産品,給大家提供了理解它的一個新的突破口,引發同學們對利基産品是什麼以及如何盈利的思考。他還提到“長尾”的盈利需要做到以下三點:生産工具的普及、通過普及傳播工具降低消費成本、使供給和需求相匹配。在談到傳播工具的普及時,大家對大衆點評中的消費者評價是否可信展開了讨論。劉佳鑫同學提出了幸存者偏差的存在,認為在最好評與最差評之間的那些不去冗長評價的消費者的觀點才是最可信的。
2019級劉佳鑫同學閱讀了唐·埃思裡奇的《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論》,分享了他在閱讀過程中收獲到的知識。整本書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偏向哲學,第二部分更具實用性。劉佳鑫同學認為,第一部分雖偏向哲學,但不可忽視漏看,這部分對于平時的理論學習大有益處;而第二部分應随用随看,因為這部分詳細地介紹了做項目研究和撰寫報告的方法。他分享了自己從該書中受益的地方,了解到如何正确做好文獻綜述,區分了研究結果和研究結論的差異。而關于參考文獻的查找,該書作者也建議應适度放大搜索範圍,再逐步縮減。黃老師對劉佳鑫同學在本書中的收獲給予了肯定,并期望大家都能夠從該書中獲益。
2019級李睿鑫同學閱讀了由林毅夫、周其仁等主編的《改革的方向》,并分享了他對于林毅夫提出的新結構經濟學的理解。本書解釋了中國成功的原因,并指出了未來發展方向,其中林毅夫的新結構經濟學與國家發展之道的研究,更是偏向于中國未來應怎麼走的問題。李睿鑫同學講到了中國改革曆史上的結構經濟學、新自由主義、新結構經濟學三大思潮,根據書中所講及自己的思考介紹了這三大思潮的具體内容和利弊,并重點對新結構經濟學展開了讨論。過程中大家就“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問題讨論激烈,最後黃老師指出,往往企業家比國家更清楚何為優勢産業,但國家要慎重考慮全局,為其營造好的制度環境。
2020級馮藝帆同學閱讀了錢穆和葉龍的《中國經濟史》。本書其實是錢穆先生口述,由葉龍先生整理的。遵循朝代的先後順序,論述了中國古代經濟的演變與發展,框架明确,脈絡清晰。馮藝帆同學認為,這本書更适合作為一本曆史學教科書的分支,來詳細論述中國古代經濟的相關問題。她分享了書中令她深有共鳴的地方,認為書中給出了一個新的角度去研究中國經濟,而且她也認識到要了解經濟發展的曆程,應首先研究其曆史。
2020級梁衛潇和吳佳潞兩位同學都閱讀了亞當·斯密的《國民财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并針對亞當·斯密的分工理論展開了分析。梁衛潇同學根據書中章節的順序解讀了分工理論的内涵,并就農業分工、水運等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質疑,經過大家的讨論也得到了解決,同時她也認為斯密的研究方法值得學習。而吳佳潞同學重點分享了自己在閱讀中聯系到的現實問題以及思考,如政府機關冗長操作、“因人設崗”問題等,并通過讨論解決了相應的疑問。她還提到斯密的寫作方式非常新穎特别,能夠運用到日後的論文寫作中。
本次讀書會持續了兩個多小時。同學們熱情分享,師生熱烈讨論。黃老師肯定了同學們在閱讀過程中的深刻體會與發散思考,同時也對分享過程中的不足指出了批評改正。同學們在此次讀書分享活動中受益匪淺。嚴師出高徒,相信在黃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能夠更加愛讀書、會讀書,在閱讀中獲取知識,以求不斷進步。

文/伟德客户端經濟系2020級本科生 吳佳潞
圖/伟德客户端 賈娜琳婕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