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3日,在伟德客户端院長助理肖富榮老師的帶領下,近50名2024級專業學位研究生一起走進農業中關村,對農業中關村智慧蔬菜工場(番茄大世界)、京瓦中心、京瓦中心果業分中心、科技小院總部等進行調研學習。劉炬、張鵬和梁永正等老師共同參加活動。








入學實踐活動是我院實踐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院傳統的教學特色,通過實踐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專業知識水平、改善知識結構、鍛煉綜合實踐能力、培養非智力因素、提升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
新質生産力是科技創新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的生産力,不僅能促進高新技術産業、制造業、服務業的發展,而且可以應用至傳統産業領域,為各行業和産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作為新一屆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對于新質生産力要有看得見摸得着清晰的認識,要對入學後的專業學習和發展有明确的目标。本次入學實踐活動旨在通過同學們的實地調研和學習,理解和加深對新質生産力引領産業變革的積極作用,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能夠創造出更多的“新質生産力”。
參訪單位簡介:
1、北京農業中關村智慧蔬菜工場(番茄大世界)
項目位于平谷區峪口鎮蔡坨村北側,總占地面積2.7公頃,含溫室面積約16畝及室外智慧農田綜合示範應用場景20畝。該項目是農業中關村核心區數字農業重點建設項目,是引領全國高效設施農業高端溫室智能環控技術攻關、裝備展示與成果孵化的“首農技術樣闆工程”。溫室項目内設置4個相對獨立的種植分區,研發并展示适宜平谷氣候與果菜高效生産的半封閉式溫室結構與智能環控技術裝備,通過與荷蘭式技術方案對比,形成一套适于在北京直至全國推廣的國産化環控系統的大型玻璃連棟溫室本土化果菜高效生産模式。
同時,農科創投公司已經與航天慧農、拜耳(中國)、中國電信集團、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頭部企業、科研院校積極對接,深入研究形成全面合作方案,共同攜手打造世界領先的高效設施農業項目運營模式,合力将本項目建設成為高效設施農業科研平台、設施農業科研成果轉化中心、國産化研發中心、作物生長數據建模中心、農業信息化數字化試點項目。
2、京瓦中心果業分中心
參觀項目占地132畝,其中大桃種植區占地30畝、西洋梨種植區占地26畝、蘋果種植區占地58畝,旨在提升中國水果産業科研能力,解決現代果業“卡脖子”難題。示範園借助現代化手段形成整地、格架、滴灌、農機、植保、采收等全流程技術管理,充分利用科研和産業資源,打造北京市果業領域新技術和新産品孵化中心。可開展品種選育、技術培訓、成果轉化等工作,是集果業科學研究、技術示範、培訓交流、科普教育為一體的專業示範園區。
3、西凡各莊科技小院
科技小院位于北京市平谷區峪口鎮,成立于2019年12月,目前指導老師有中國農業大學資環學院王沖教授、信電學院段青玲教授和園藝學院崔山教授。西凡各莊科技小院通過研究生駐村,圍繞村莊整體規劃,協調各方資源、引進技術、整合優勢,帶動村莊産業轉型、升級,重點圍繞智慧農場和成效展示、立德樹人實訓、基層黨建和鄉村治理等核心要素和功能,不斷探究科技小院新模式、豐富小院新内涵、提升小院新格局,形成“聚集小院核心要素、助推京郊鄉村振興”的“政産學研用”綜合平台。
目前小院重點工作是構建智慧農場“1+4”模式,即一套智慧農場管理系統,管理智慧農場、智慧果園、智慧漁場、智慧溫室。智慧大田通過引進作物新品種,優化種植體系,提高作物土壤互作能力和土壤養分利用效率,利用傳感器監測作物生長環境的墒情、苗情等環境數據,提供決策支持,對種植體系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精細化控制。智慧果園可遠程獲取土壤濕度、溫度、風向和病蟲害等,實現遠程灌溉和自動殺蟲。智慧溫室可以根據作物生長需要自動調節水、肥、氣、溫度、光五大因素。智慧漁場通過智能水質傳感器、智能增氧機、無線通信實現對水質和魚類的全方位監控管理。
文:梁永正
圖:新聞中心
審稿:肖富榮
審核:徐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