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9日下午,伟德客户端企業史研究所與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史學系聯合舉辦本學期第1期(總76期)研究生經典研讀報告會暨教學科研活動。本次報告會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兩校師生對英國學者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币通論》(下文稱《通論》)一書進行研讀和讨論。
參加本次經典研讀分享活動的有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周建波教授、山西師範大學張百順副教授、我院企業史研究所李曉教授、巫雲仙教授和熊金武教授,以及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和我院企業史研究所碩博研究生共20餘人。活動由巫雲仙教授主持,我院2023級經濟史博士生盛家潤、王鴻隽,2023級政治經濟學博士研究生周子超三位同學做主題彙報。

圖1 法大、北大兩校聯合舉辦“經典研讀”分享會(線上部分)
盛家潤同學從作者介紹、曆史背景、理論分享三個方面對凱恩斯的著作内容進行詳細介紹。着重分析了《通論》寫作時的曆史背景,在1929-1933年世界經濟大危機期間,由于大量企業倒閉,大批工人失業,民衆購買力下降,市場供求力量失衡,這一嚴重的現實使新舊古典經濟學理論,即自由競争、通過價格機制調節供求關系,并最終達到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趨于一緻等也陷于“危機”之中,凱恩斯不得不對這一嚴酷的現實加以思考,并提出通過政府來拉動有效需求等措施來解決資本主主義發展中存在的嚴重問題。
王鴻隽同學從《通論》内容及主要框架、傳統就業論和凱恩斯的勞動市場論、有效需求及著作的主旨三個方面對原著進行解讀。凱恩斯所指的“通論”指的是資本主義發展的一般情況,而充分就業才是“特殊”的情況,這是薩伊定律和凱恩斯理論的本質不同,也是凱恩斯做出的理論方面的邊際貢獻,有效需求嚴重不足是經濟大蕭條的主要原因,需要通過政府的财政政策等手段才能加以解決。
周子超同學從引論、定義與觀念、消費傾向、誘導投資、貨币工資與價格、理論框架這六個方面對《通論》進行分析,并把這些内容彙聚到國民收入結構的一張樹狀圖上。通過對樹狀圖内容的逐一解構,讓大家對凱恩斯的理論體系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同時從挑戰傳統、宏觀經濟學的誕生、理論體系的轉變這三個主題對凱恩斯的理論貢獻進行介紹,認為凱恩斯的理論主要是在薩伊定律之上增加了政府宏觀調控這一限定條件。
在接下來的讨論環節,同學們的發言主要圍繞凱恩斯理論的相關問題展開。集中而言,同學們補充了心理因素對就業、利息和市場預期的影響,對凱恩斯理論的完整性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認識到政府進行投資時不僅要提高投資量,更要提高投資的回報率;同學們還從實務視角客觀分析凱恩斯理論在當今經濟政策制定中具有的現實意義,特别是在應對經濟波動、促進就業和保障社會福利等方面;同學們還觀察到凱恩斯主義與中國傳統經濟思想的異同,認為都重視國家幹預,凱恩斯理論強調政府在經濟中的積極角色,主張通過财政政策和貨币政策來調節經濟波動,保障充分就業和經濟穩定;中國傳統經濟思想如儒家經濟思想,也強調國家的作用,認為政府應通過适當的社會經濟政策來維護社會秩序和經濟穩定,保障民生。凱恩斯理論關注有效需求和社會福利,認為政府應采取措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減少失業;中國傳統經濟思想如儒家思想強調“民為貴”,認為政府應關注民衆的生活和福祉,強調社會和諧與穩定。而不同之處在于凱恩斯理論關注短期經濟波動,強調及時進行政策幹預,中國傳統經濟思想則強調長遠的經濟發展和穩定,關注經濟的整體性和連續性,深受中國曆史和文化的影響。
針對同學們的報告和讨論,老師們給出以下指導意見:
張百順教授表示,新古典和微觀經濟學從數學的角度認為市場是有效的,亞當·斯密談論的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政府是一個守夜人,維護社會共同體,維護社會共同體内中的個體。這與凱恩斯的理論有着不同的觀點,亞當·斯密與凱恩斯在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上反映了經濟學的兩種不同傳統:斯密代表了古典經濟學的自由放任原則,而凱恩斯則代表了現代宏觀經濟學中對政策幹預的強調。在實際經濟政策中,許多國家在不同情況下結合了兩者的思想,以實現經濟的穩定與增長。
周建波教授肯定同學們通過讀書會讀經典的行為,同時指出凱恩斯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就是預期,但這是對未來發展趨勢的一種估計,需要通過社會實踐加以檢驗,凱恩斯基于心理因素和預期發展了他的革命性的理論。在當今我們要結合中國的情況對凱恩斯理論加以批判性理解和應用。總的來說,在西方經濟思想發展史上,凱恩斯是一個革命性的經濟學家,面對經濟危機的現實,能夠從理論上提出解決經濟大蕭條問題的對策,這是西方經濟學理論的一次革命,凱恩斯的理論值得同學們好好學習、總結和借鑒。
李曉教授首先贊揚主講同學所做的報告,鼓勵同學們要深入到原著當中,把書本的内容讀通,并且要從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張三個方面對理論進行分析和學習。凱恩斯理論的預期和不确定性是對未來的估計判斷和預測,不确定性是西方經濟學的重要話題,有效需求不足和邊際傾向遞減都是于預期而産生的。同時回應了同學們從健康經濟學的角度來理解凱恩斯理論中的公共産品問題。由于公共産品的屬性,這是市場不能完全解決的,還得需要政府來提供公共産品。西方的古典和新古典理論都強調的是個體的理性,而凱恩斯強調的是總量分析方法,但又忽視了馬克思的階級分析方法,忽視了利益群體的差異,也缺乏階層分析,健康經濟學在進行個體理性和總量分析的同時,也不能忽視階層分析。
熊金武教授指出同學們在學習和做研究的時要學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要多讀經典,向經典學習,還提倡同學們在學習時要學會古今中外相結合,如《管子》思想中的“管”與“不管”,要結合經濟思想史的内容;強調做學問也要結合曆史和時代背景,凱恩斯理論的大背景是經濟大危機,隻适用于特定的曆史時期,這樣才可以對理論本身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巫雲仙教授指出企業史研究所長達15年的讀書會能夠長期堅持下來确實是不容易的事情,每次參加讀書會都有不同的感受,并希望同學們要認真對待且珍惜在每次讀書會上的發言機會,把每次讀書會當成是對自己的一次鍛煉,學會做演講報告的“口才”技巧,需要與聽衆有眼神上的交流,自信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鼓勵同學們深入讀原著,要把原著中經典且有趣的小故事記下來,把主要理論觀點把握住,通過認真閱讀原著獲得更多寶貴的知識,與此同時還要多讀有關作者的人物傳記,這樣才能對作者的思想變化和理論内容有更加充分地了解,更好地理解其思想立場和理論内容。

圖2 法大、北大兩校聯合舉辦“經典研讀”分享會(線下部分)
此次讀書會的成功舉辦,不僅促進了法大與北大兩校師生之間的學術交流,也為同學們提供了一個思考和探讨經濟理論的平台,是老師們對同學們的一次深入的集體指導課。通過對《就業、利息和貨币通論》研讀和深入分析,同學們加深了對凱恩斯理論的理解,也認識到在當前複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中,經濟理論、經濟政策與各國現實情況結合的重要性。法大伟德客户端與北大經濟學院聯合舉辦的經典研讀分享會,使同學們獲得跨校和跨專業的互動學習機會,期待在未來的讀書會中再相聚,共同探索更多經濟學的理論問題,分享經典著作學習體會。
圖文:石奇立
審稿:巫雲仙
審核:徐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