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5日晚上6點半,伟德客户端企業史研究所如期舉辦本學期第二次研究生經典研讀報告會暨教學科研活動。本次經典研讀報告會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線下讀書會現場由巫雲仙教授主持。
參加本次研讀報告會的有李曉、巫雲仙、熊金武和曾江四位老師。與會的同學有:2021級政治經濟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張春華、房興達、侯冠宇,2022級經濟史專業博士研究生沙娅和孫成己,以及2020、2021和2022級經濟史專業研究生易鑫、餘鎬、張鵬濤、高楚依、王冉和胡智鴻。
此次研讀報告會由王冉、胡智鴻、高楚依和張鵬濤四位碩士研究生圍繞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币通論》這一經典著作展開。
王冉同學分别從本書創作背景、凱恩斯與古典經濟學的分歧、有效需求不足理論和如何解釋經濟危機這四個方面進行分享。其中,關于凱恩斯與古典經濟學的分歧,王冉同學從古典經濟學就業理論的核心(薩伊的銷售論)、勞動力市場理論、利息論和貨币數量論等多角度與凱恩斯的理論體系進行比較,并通過将基本概念與公式推導相結合,使與會同學對凱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理論有更深的了解。最後,王冉同學談及了自己在閱讀該書過程中的思考與困惑。
胡智鴻同學從為什麼本書是關于“就業”、“利息”和“貨币”以及為什麼是“通論”這兩個角度引入,并以章節為劃分依據,詳細向與會師生展示了該書的主要内容和觀點,重點分析了古典經濟學的假設前提、有效需求原理、邊際消費傾向和乘數、流動性偏好等内容,認為凱恩斯關于利息論、投資與儲蓄的論點存在謬誤,并作了具體分析。
高楚依同學從凱恩斯生平簡介、撰書曆史背景、《通論》研讀,以及思考與感悟這四個維度進行分享,并将《通論》分為六編,從中總結了十個核心觀點,并據此通過具體案例對凱恩斯的主要理論進行诠釋,最後将對所讀經典的認識延伸至現實問題,引用經典理論對我國目前存在的産能過剩問題進行分析,指出凱恩斯理論所處時代的需求不足與目前我們面臨的問題是有差别的,因此對理論的應用也要做相應的調整,不能生搬硬套。
張鵬濤同學首先介紹了凱恩斯的家庭背景及豐富的個人成長經曆,比如其父是一位優秀的邏輯學家和政治經濟學家、師從馬歇爾等,以及這些對他開展學術研究的影響。其次,他從“看不見的手”無法很好解釋經濟危機的曆史背景以及凱恩斯理論與哈耶克的争論出發,闡述了凱恩斯理論的發展曆程及其在經濟思想史上的位置,總結了凱恩斯理論的主要觀點及局限性。
在開放式提問讨論環節,餘鎬同學認為幾位師弟師妹的彙報内容充實且深入,加深了自己對IS-LM模型的理解;易鑫同學對張鵬濤同學PPT中關于凱恩斯有效需求的内容進行補充,并分享他閱讀書籍的經驗;房興達同學将凱恩斯《通論》與道家思想相結合,探讨了社會科學研究中對人性的洞察和假設;侯冠宇同學對王冉同學關于閱讀的問題進行回應,并對胡智鴻同學關于經典書籍對當前問題解釋力度有限的看法表達了見解;孫成己同學針對社會化投資問題進行了讨論;張春華同學認為此次讀書會效果很好,可以起到以史為鑒、培養同學們正确的哲學觀、以辯證方法看待世界的作用;沙娅同學認為《通論》雖出版年代距今較遠,但仍有許多可借鑒之處。

圖1:讀書會師生合影
老師們針對同學們的分享和閱讀情況,對經典閱讀提出了若幹建議。
1.關于讀書的方法論。強調讀書要讀經典,更要讀經典書籍中的序言、目錄和後記等内容,因為這些部分會提供原書的研究對象、研究目的等重要信息;應以此對全書建立整體的把握,通過抓住主要問題、主要矛盾來吃透讀透原著;要在厘清一些基本概念的基礎上,帶着問題去讀書,如本次讀書會中同學們關于古典經濟學與新古典經濟學的區别缺少清晰認識,應當學習掌握相應的概念;讀經典書籍時盡量不要借助二手材料來讀原著,會産生先入為主的印象,影響讀者的判斷,達不到訓練思維的效果。
2.讀書的目的。讀書不要有太多功利的想法,讀書對同學們是一種長期的浸潤,它或許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會潛移默化影響讀者的思想。讀書能體現一個人的性情,通過對書中細節的把握能檢驗出一個人的狀态。因此,應端正讀書的态度,不要為了讀書而讀書。
3.曆史維度的知識對閱讀和理解經典原著很重要。首先,在讀書之前同學們要了解曆史,作為經濟學專業領域的學生,更要了解經濟思想史,熟悉曆史才能避免使自己的思考成為前人思想的奴隸;其次,在讀書過程中要做好對比,尤其是中西方經濟思想對比,在去粗取精的過程中,将自己的思考與現實問題相結合,讓知識有更好的運用。
本次讀書會曆經3個半小時圓滿結束。與會的企業史研究所師生們在思想的碰撞中對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币通論》一書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老師們在高度肯定同學們認真研讀的态度,以及良好的學習成果的同時,也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技術建議,如在彙報讀書成果時,要注意用簡潔明了的語句表達意思;語速要适中,PPT中字體大小、内容要做相應調整,從而達到更好的呈現效果。同學們也紛紛表示此次讀書會收獲滿滿,幫助提高了自己的思想深度和認知格局。
圖、文/企業史研究所:孫成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