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學院辦公室:58908536
學生工作辦公室:58909422
58909423
研究生工作辦公室:58908212
MBA教育中心:58908589(招生咨詢)
EEP教育中心:58902822
我院經濟系陳明生教授申報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人工智能發展、勞動替代與分配制度的發展”獲批立項,資助金額為10萬元。陳明生教授的項目以馬克思生産力與生産關系矛盾運動理論、社會發展階段理論等作為理論基礎,在探究人工智能及其對勞動替代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把握人工智能發展對于生産力發展、生産(勞動)方式、資源配置方式以及生産關系變化等的影響,探尋人工智能發展背景下生産力發展和生産關系的變化規... …
我院國際商務系高秋明副教授申報的項目“醫療市場融合對供方行為及醫療費用的影響:基于全國代表性行政數據的研究”被批準立項,工商管理系王堯老師申報的項目“成就目标視角下建言韌性的形成機制與作用效果研究”被批準立項,共計獲得資助金額48萬元。高秋明副教授的項目主要使用微觀實證方法,以高鐵開通、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等推動區域醫療市場融合的事件為切入,系統考察醫療市場融合對供方行為以及醫療費用的影響。項目拟從... …
日前,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發布2021年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和青年項目立項名單,我院資本金融系李伯堯老師獲批一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我國影子銀行系統圍繞商業銀行系統運行,但學術界對前者的研究積累較少,分析影子銀行系統宏觀效應的模型尚未成熟。這就給宏觀調控及系統性風險防範帶來實質困難。本課題試圖在學理上澄清我國影子銀行依賴商業銀行運行并導緻貨币創造的本質規律,以及影子銀行微觀經濟後果的宏觀... …
“産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是教育部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産教融合的若幹意見》和《教育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國工程院關于加快建設發展新工科 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的意見》文件精神,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彙聚企業資源支持高校專業綜合改革和創新創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改革項目,且已納入新一輪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指标體系。2021年3月,我院獲立項教育部2020年産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數2項,... …
2021年7月15日,經第十一屆校學術委員會科學研究委員會投票遴選,我院高秋明副教授帶領的“大數據與公共服務團隊”獲得伟德客户端第八批“青年教師學術創新團隊”資助。“大數據與公共服務團隊”立足習近平總書記“健全大數據輔助科學決策和社會治理的機制,推進政府管理和社會治理模式創新,實現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公共服務高效化”的目标要求,聚焦大數據改善公共服務提供的核心問題。團隊使用衛生與勞動領域... …
我院工商管理系郭穎教授申請的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暨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研究:科學技術新興方向的挖掘與資助視角”于2021年于6月23日正式開題。“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研究:科學技術新興方向的挖掘與資助視角”基于十九大報告中“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要加強應用基礎研究”的重要論述,根據2020年《北京... …
商科教育如何與法學融合一直都是伟德客户端教學和科研的重點。近日,我院法商管理系華憶昕老師申報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突發公共事件中政企協同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效用分析及對策研究”被批準立項,獲得資助金額24萬元。該項目的研究将對我院法商管理系的教學和研究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該項目從理論上探讨利益相關者理論對傳統風險管理理論的補足和完善,從實證上檢驗突發公共事件中政府介入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強度和類型的效... …
依據《關于開展2020年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法大研字[2020]48号)、《關于開展2020年跨學科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法大研字[2020]49号)及《關于開展2020年研究生産學研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法大研字[2020]43号)的相關規定,經我院教職工申報、研究生院專家評審程序,按照擇優公開的原則,我院共獲批1項研究生跨學科教改項目,4項研究生教改項目,1項産學研普通項目,具體獲批的項目... …
近日,我院獲立項教育部2019年第二批産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數4項,包括張蘇彤教授的《會計專業(法務會計方向)課程體系建設研究》、張巍教授的《商業大數據分析實踐基地建設研究》、李伯堯老師的《金融監管虛拟仿真課程資源優化建設》和王輝老師的《金蝶ERP系統在高校課堂中的教學與實踐》。“産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是教育部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産教融合的若幹意見》(國辦發〔2017〕95号)和《教育部 工業和信息... …
我院王霆教授申請的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促進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問題研究”被批準立項,獲得資助總額35萬元。該項目針對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殘疾人等重點群體的就業崗位創造、就業能力、就業質量、新就業形式、就業支持和社會保障等方面開展系列理論和實證研究,形成對現實具有指導意義的科研成果,為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關于“要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促進機制”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