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學院辦公室:58908536

    學生工作辦公室:58909422

              58909423

研究生工作辦公室:58908212

MBA教育中心:58908589(招生咨詢)

       EEP教育中心:58902822

中信大講堂•中國道路系列講座第九期•薊門法治金融論壇第十一講順利舉行

2016-03-24  Clicks:

3月23日,我校于學院路校區舉辦了中信大講堂·中國道路系列講座第九期·薊門法治金融論壇第十一講。本次活動由中信改革發展基金會主辦,資本金融研究院承辦。出席本次論壇的有全國政協委員賀強教授,我校副校長李樹忠、時建中,中信改革基金會孔丹理事長、郭克彤秘書長,中信出版社社長季紅老師,比較法學研究院高祥院長、法碩學院付延林院長以及資本金融研究院網絡研究中心武長海主任。講座由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教授主持,原工商銀行行長楊凱生主講。

李樹忠首先就資本金融研究院的情況做了簡要介紹。他認為,資本金融研究院在不到一年的成立時間中,給伟德客户端輸入了一股新風。該研究院适應了國家經濟社會和法治發展的需要,符合我校發展定位,在智庫建設、資本金融市場健康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均體現了其價值。

孔丹将中信銀行的曆史和改革開放的曆史相聯系,巧妙地言明中信和工商在種類和規模上各有優勢, 表達了對中信銀行未來發展的信心。他指出,中信基金會以“堅持實事求是,踐行中國道路,發展中國學派”為宗旨,強調楊凱生行長對本次論壇主題——互聯網金 融和大數據,有着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厚的理論功底。

1A7AC

(楊凱生主講)

楊凱生從e租寶談起,他認為e租寶事件不能完全等同于互聯網金融,同時互聯網與大數據也不能簡單地劃等号,兩者既有區别又有聯系。從大數據概念的提出,到商業的實際運用,大數據的基本建設是一個“知不易,行更難”的過程。他指出了人們對大數據存在的誤解,強調正确的分析方法、正确的開發工具對掌握大數據運用至關重要。在全球大數據産業鍊正在逐漸形成的背景下,各類數據分析的人才短缺是開發運用大數據的瓶頸。對于大數據與銀行的關系,他強調大數據和信息技術的進步對銀行業的變更起了很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帶動了金融創新。楊凱生以工商銀行為例簡要介紹了大數據的架構,這一架構由數據基礎、服務開發和專業系統的應用三部分組成,目的在于對各類信息的集中、挖掘、整合和共享。他指出,大數據掌握分析能力與金融機構的經營管理水平并不呈簡單的線性相關,借以引出對“金融創新除了技術還需要點什麼”這一問題的思考。他強調數據質量是管理工作的基礎,而信息标準化是管控數據質量的依據,這一過程遵循“定義統一,口徑統一,名稱統一,來源統一,參照統一”五個準則。同時他表示大數據建設的核心是數據倉庫建設,其精髓是實現數據邏輯集中,以完成信息從分散到集中的涅磐,通過各部門的共享共用以反映業務運行背後的規律。

對于大數據在風險管理領域的深入應用,楊凱生圍繞應用條件和應用特點兩方面做了綜合概述。他強調大數據是信用風險管理的基礎,依托市場數據、交易數據和計量參數三大數據庫實現對市場風險的計量和預測。而對于操作風險管理,可運用大數據以實現運營風險監控。

賀強、高祥和武長海三位對講座進行點評。他們對楊凱生深入淺出、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演講給予了高度肯定,從法律角度提出切合法大學生特點的建議,針對互聯網金融和大數據本身的相關内容闡述了個人的看法。楊凱生就武長海關于現代資産政劵化的問題做出回應,并表明自己一直對金融創新持支持态度,希望互聯網金融行業規範發展。

現場法大師生紛紛提出了自己對互聯網金融以及大數據相關方面的困惑,楊凱生結合社會現狀、金融知識與個人見解一一給出了完整解答。最後全體嘉賓合影留念,本次講座活動圓滿落下帷幕。

上一條:政協委員進法大:以供給側改革支撐中國長期中高速發展
下一條:中信大講堂•中國道路系列講座第八期•薊門法治金融論壇第十講順利舉行

Close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