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鵬薦語: 今年以來,伴随着經濟周期的波動和資本市場的持續低迷,衆多民營企業在發展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加上經濟結構調整中企業組織結構的重組,相當一批民營企業希望尋找有實力的國有企業通過混合所有制的變革走出困境。從表面看這似乎是市場結構調整的正常現象,但由于我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認識上的不清晰,出現了兩個誤區,一是認為中國經過四十年的改革,民營經濟的曆史使命已經完成,應該離場;二是認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方針路線出現了偏差,“國進民退”是今後發展的主基調。 這兩個誤區直接帶來了人們思想混亂和衆多民營企業家失望悲觀。 中央高度重視這一現象,習主席9月份在遼甯考察民營企業忠旺集團時,重申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大政方針。這對消除民營企業家對黨的政策會不會改變的憂慮起到了積極作用。 10月17日晚6點30分,薊門法治金融論壇将邀請著名企業家劉永好先生以《從新希望集團成長曆程看民營企業在中國模式中的重要性》為題對習近平總書記“兩個毫不動搖”的重申進行有說服力的實例論證。 劉永好先生是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中國民生銀行副董事長,他以卓越的商業智慧和創造力成為中國民營企業發展的标志性人物之一。1982年,劉永好先生辭去教師職務,四兄弟一起以千元資金開始創業,在四川從事養殖業。目前,其所創立的新希望集團,業務已拓展至全國及海外30多個國家,成長為一家覆蓋食品與現代農業、消費飲品、金融投資、房地産等多個領域的綜合性企業集團。 劉永好先生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1994年,他聯合多位民營企業家共同發起了扶貧的光彩事業,以産業力量帶動中國貧困地區的發展。先後獲評“中國十大改革風雲人物”、“中國十佳民營企業家”、“CCTV年度經濟人物”等稱号。 我與永好董事長的第一次見面是在1994年,當時我陪國家體改委的一位領導到四川調研,首選新希望集團,座談會上,永好董事長用新希望集團從小到大、從單一飼料到多元拓展、成長壯大的曆程,令人信服地感受到民營企業在我國改革開放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永好脫稿流暢的發言和對企業财務數字的熟悉,給我留下難忘的印象,直至今天,隻要一想到永好,就會聯想起他那天的精彩彙報。 今天的中國要崛起,就必須堅持“兩個毫不動搖”,讓新希望集團這樣的實體型企業在中國夢中做優、做強,讓劉永好這樣的優秀企業家成為中國富強的脊梁。 10月17号的薊門論壇,永好董事長以新希望集團成長曆程闡述民營企業在中國模式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相信莅臨論壇的朋友會享受一場豐盛的宣傳改革開放,堅持市場經濟道路的精神大餐。 伟德客户端院長 劉紀鵬 2018年10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