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上午,伟德客户端管理學術論壇在學院路科研樓B101舉行。本次論壇邀請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市場營銷學系主任周欣悅教授主講《科學讀心術:消費者神經科學前沿和發展》。伟德客户端副院長楊傑,工商管理系教授馬克态、慕鳳麗,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魏岚,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方竹蘭等多位教師與法大MBA學生、學術研究生近30人聆聽周教授分享消費者行為與神經科學研究的前沿内容,論壇由工商管理系主任王玲教授主持。

(圖:講座現場)
周欣悅教授首先抛出一個問題:我們在理解消費者行為時,一般使用什麼方法來理解這個“black box(黑箱)”?她以美國總統大選、英國脫歐、電影《星球大戰》等為例,闡明了傳統的研究方法(如調查問卷)可能導緻預測失誤的原因。周教授談到,由于消費者往往存在“不能說”、“不願說”和“說不出來”的情況,所以“self-report(自我報告)”很難正确測試消費者的真實想法,而且這也是無法更好地理解消費者、洞察消費者真實需求、預測消費者現實生活中決策行為的根源所在。
随後,周教授以一個心理學的經典選擇實驗,展示了人們在進行決策時往往是無意識的行為,但是一旦選擇之後卻會圍繞選擇結果進行充分辯解——“把意識想象成一個人,你的無意識想象成一隻猴子。這兩個人互相是不理解的,這兩個東西互相是不理解的,這個猴子做出的決定,現在這個人要為它來辯駁。”消費者的諸多消費行為有高達90%是無意識的,可采用消費者神經科學來理解其背後的原因所在,進而進行神經營銷。周教授表示,消費者神經科學是結合心理學、決策學、營銷學及神經科學以闡明消費者決策行為和心理過程的交叉學科,側重研究消費者偏好、支付意願及對産品的價值評估等問題,是一種科學讀心術。
周教授指出,在新時代,科技日新月異,新商業模式不斷湧現,研究者也需要探索新的研究範式,在用腦神經科學的技術手段和理論來研究營銷和消費者行為方面,業界已領先于學者。随後,她介紹了神經營銷學的研究現狀,對開展神經營銷研究的各類工具(如FMRI,EEG,眼動儀等)及其适用的研究問題、研究内容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最後,周教授結合自己的近期研究成果,展示了神經營銷的前沿内容、未來研究工具、技術與數據處理的更新與發展趨勢,并預測了未來的神經營銷研究方向。

(圖:周欣悅教授)
周教授以風趣的語言、鮮活的案例、高深的學術造詣,給與會師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随後的互動環節中,多位相關領域的學者、學生就神經科學的相關問題與周欣悅教授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讨,涉及到跨學科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在熱烈的掌聲中,本次論壇圓滿結束。
文/工商管理系:葉青、馬瑞秀
圖/校宣傳部:榮思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