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0日下午,伟德客户端資本金融系2023年春季學期第七期讀書研讨會通過騰訊會議的方式成功舉行,洪智武老師以及2022級金融專碩和學碩的同學參加了此次研讨會。本期讀書會以洪智武老師推薦的論文《Flight-to-Quality or Flight-to-Liquidity?》為主要的研讨内容,2022級金融學碩蘇楊、專碩聶光天兩位同學為本次讀書會進行了主題報告,之後洪智武老師進行了點評。

首先由兩位同學為大家分享這篇論文所講述的主要内容。
蘇楊同學先為大家講解了這篇論文的引言和前兩節。他首先提出開篇問題:債券投資者需要的是信貸質量還是流動性?指出歐元區債券市場美國債券市場,其信貸質量和流動性之間呈負相關。他沿着思路指出本文主要發現,即認為,在經濟壓力時期,投資者追逐的是流動性而不是信貸質量。第一節是文獻綜述,蘇同學指出本文與金融研究中的三個獨立部分有關,分别是與研究歐洲貨币聯盟内運作的主權債務市場有關,與信用風險的文獻有關,與關于流動性重要性的新興文獻有關,推導出本文更傾向于流動性風險定價的研究視角。第二節是數據和變量構造,他指出本文數據主要來源于MTS數據,主要研究2003年4月至2004年12月間歐盟内活躍的10個成員國的證券交易。他指出本文構造了四類變量,其中最為關鍵的便是流動性變量,為後續研讨提供基本框架。


之後聶同學以一個流程圖簡潔表明了投資者最關心的債券屬性,并且在市場不确定性加劇的影響下,投資者對質量還是流動性的選擇,最後,将這兩個角度結合在一起,通過将收益率利差精确地劃分為信貸和流動性成分。

聶同學還指出作者通過信用風險和流動性是相對的概念來證明這種方法的合理性,特别是在追求質量和追求流動性的背景下。事實上,考慮将資金從一種資産轉移到另一種資産的投資者必然會關心這兩種資産在某個時間點的相對信用質量和流動性。因此,使用每個變量的橫截面平均值作為錨點,以衡量樣本國家内證券的相對信用質量和流動性。

最後,洪智武老師對兩位同學的彙報進行點評,認為兩位同學準備充分,邏輯清晰,很好地完成此次讀書研讨活動。洪老師說明了自己推薦這篇論文的原因,他認為這篇文章依托較為基礎的計量模型,将推導和結論娓娓道來,是碩士生值得學習和掌握的一項技術。老師指出近期專碩同學即将為自己的畢業論文開題,更是需要掌握這項寫作的方法,也預祝同學們開題成功,寫出一篇有價值的畢業論文。最後,老師指出,此次是2022級碩士生的最後一次讀書研讨會,對大家的長期參與表示感謝,并且勉勵同學們在後續階段要兼顧好學習和工作,不斷進步!
在分享、講解與交流的過程中,同學們都獲得了很大的收獲,對債券市場信用風險與流動性風險之間的關系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相信此次的讀書會分享以及老師的講解為同學們今後的學習以及論文撰寫都頗有裨益。
文、圖/資本金融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