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7日上午,伟德客户端資本金融系2023年秋季學期第三期讀書會通過線下會議的方式成功舉行。胡繼晔老師以及2023級金融專碩和學碩的同學參加了此次會議。讀書會以胡繼晔老師推薦的書籍《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為主要的研讨内容,2023級金融專碩王鏡博、孫曉婷、李戈三位同學為本次讀書會進行了主題報告,之後同學們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胡繼晔老師對本次報告進行了總結點評。

本次同學們的研讨内容主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對全書内容以及寫作框架進行介紹;第二部分以具體的案例來論證本書的主要觀點;第三部分讨論了關于本書的争議,對全書内容進行更深入的思考。
首先,王鏡博同學為大家介紹全書的重點内容。從書籍簡介、寫作邏輯、各部分章節内容分别介紹。《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核心問題是國家間的經濟發展不平衡,核心論點是制度決定國家,進而轉化為國家如何選擇制度、制度如何選擇國家的問題。接下來介紹作者的寫作邏輯,全文是如何一步步展開的。在介紹完本書的思維邏輯後,對本書的主要觀點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在各章節的内容梳理中,介紹了貧富差距及理論回顧、制度與國家發展、選擇制度的原因、制度的延續性及最後的總結與批評。
接着,孫曉婷同學試圖從本文研究角度出發,具體分析一些自然條件相似但是經濟發展狀況、政治制度不同的國家之間的曆史原因。首先,之所以自然條件類似的國家選擇不同的政治制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關鍵時刻選擇的不同。例如,在地理大發現這個關鍵時刻,大西洋貿易的興起通過不同制度的作用改變了西歐的政治經濟格局。其次,介紹了國家建立包容性制度的三種方式——自然演化、殖民、革命。最後,孫曉婷同學還着重分享了東亞模式。在這種模式中,政府實際上在追求兩個不同階段的制度優勢。理想狀況下,如果政府能完成強勢帶領産業的形成與發展,在合适的時機又退居幕後,将會使國家經濟實現快速繁榮發展。
最後,李戈同學提出了對于《國家為什麼會失敗》這本書的三點思考,深刻審視作者的分析,一個社會的榨取性或包容性制度的形成被歸結為偶然因素所觸發以後産生的制度漂移,但并沒有揭示制度的真正成因。首先,将包容性政治經濟制度視為決定經濟增長的單一因素的分析框架可能是片面的,這也是該書受到部分曆史學家批評的原因。社會曆史是不可重複的,通過構建新的分析框架,對已發生曆史做出的新的解讀是否對未來發展具有指導意義值得思考。其次,自由主義下的抽象化思維和達爾文主義的優勝劣汰原則可能會導緻分析的非曆史性,導緻分析偏向曆史虛無主義。最後,李戈同學通過對包容性政治制度定義的分析,引出中西方民主的概念沖突。對于研究者而言,隻有以價值中立為前提的研究才有利于研究水平的提高。
三位同學分享結束之後,胡繼晔老師進行了總結發言,并提出了一些引發同學們思考的問題。首先,為什麼不同殖民者對于被殖民者的影響差異很大?例如印度真正獨立之後,卻沿用了前殖民者英國的政治體系,而印度尼西亞被荷蘭殖民後,其人民不願受到荷蘭殖民統治的壓迫,開始組織起義和遊擊戰。胡繼晔老師也提出制度差異下帶來各國的發展狀況不同,包括其他國家的一些文化差異,和現在年輕一代對于一些問題的看法差異。總之,胡繼晔老師對這本書的主要觀點進行了細緻的闡述,将其聯系實際來探讨這本書帶來的啟發意義,啟發了同學們的深刻思考和交流,令同學們受益匪淺。
通過這次讀書會,同學們深入探讨了國内外一些引人思考的問題,有助于同學們從一個嶄新的角度去理解一個國家的興衰與成敗,加深了對經濟運行規律的理解。相信這次讀書會上的分享和老師的深度解讀對于同學們今後的學習與發展都有所益處。
文、圖/王鏡博、孫曉婷、李戈
審稿/程碧波
審核/徐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