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8日下午,伟德客户端張亞瓊老師學術小組在北理工國防科技園5号樓1702成功舉辦第一次雙導師分享會。本次活動以“本科生學業與就業路上的成長”為主題,由王振凱老師主講,張亞瓊老師主持,學術小組共八名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生參與會議。師生共聚一堂,交流對學業和未來的思考。兩位導師也做出相應指導,為同學們指點迷津。

圖1、王振凱老師進行經驗分享
王振凱老師和同學們依次進行自我介紹,彼此熟悉。王振凱系伟德客户端2006級校友,目前在鲲海創新工程技術研究院擔任法務總監,在此前先後任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和中國移動,是學術小組的實踐導師。本次分享會由王振凱老師對自身成長和職業發展曆程進行經驗分享。
在講解過程中,王振凱将職業生涯分為五個時期,并針對這些時期,給出相應的“金鑰匙”。第一個是定位期,即定位職業生涯方向。針對這一時期,王振凱給出的建議是:“選對賽道就是成功了一半。”在定位期,要找到自己的優勢和興趣所在,确定自己的目标方向。然後有目的地充實自己,尤其是大學生,應該将大學作為一個“儲蓄”的過程。第二個是适應期,即就業後可能要花3-5年适應自己所定位的工作或職位。針對這一時期,王振凱提出:“闆凳要坐十年冷。”在适應期,王老師建議同學們培養目标感,對于工作要敢于和善于堅持。不要輕易換工作,換工作不要換行業,換行業不要換專業。在提到跳槽時,王老師建議應該圍繞目标,在高點跳槽,掌握跳槽的“主動權”。第三個是發展期,即在适應一份工作之後,考慮自身期望達到的高度和發展的前景。針對這一時期,王振凱指出:“深挖洞,廣積糧,緩稱王。”在發展期将具有一定的經驗和人脈,一定的品牌和平台。此時同學們應考慮自身追求所在。例如想成為“你”還是“xx的你”。提到近期備受熱議的中美貿易戰,王老師建議同學們在選擇就業時慎重考慮外企而優先考慮民企、國企。第四個是轉型期,即在積累較多經驗後,對于自身的總結和有關未來的舍棄。針對這一時期,王振凱認為關鍵在于“選擇什麼和放棄什麼”。在這一時期,王老師建議同學們對過去進行一個盤點,對未來做出一個假設,面對不同的誘惑和選擇時,要充分考慮對應的成本和風險。王老師也給大家分享了他的“2222計劃”以及組織的一些反響較好的論壇和沙龍。最後一個是平衡期,這個時期也是職業人生達到成功的标志,是通過前面各個時期的鋪墊所達到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狀态。
在分享的結尾,王振凱總結道:職業生涯從準備到平衡,也是不斷自我提問的過程。鼓勵同學們時常提出“我是誰?我在哪?想去哪?該去哪?需去哪?從哪來?能去哪?怎麼去?跟誰去?帶誰去?”的疑問并尋找答案,在解決疑問的過程中完成自我成長和發展。

圖2、王振凱老師、張亞瓊老師進行答疑
最後,王振凱老師和張亞瓊老師向大家分享了求職和面試的經驗和竅門,回答同學們提出的疑問,并囑咐大家珍惜大學時光,珍惜資源,鼓勵同學們學習思辨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圍繞目标不斷充實自己。本次分享會大大消除了同學們對于即将面臨的就業和實習的迷茫和不安,兩位老師的分享也讓同學們對于職業生涯規劃更加系統化和專業化,同時學習了大量面試知識經驗,參會同學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圖3、學術小組在鲲海合影留念
文:劉澳
圖:張亞瓊